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CP虽然不能直接反映路基压实度,但经验表明,DCP贯入比率越小说明压实质量越好。以太澳高速岭南段为工程实例,通过分析DCP总锤击数与贯入深度、贯入比率与贯入深度的关系曲线,发现DCP可以定性地分析路基结构层的压实质量,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对高填方、填方和挖方等不同类型的路基进行了FWD和DCP试验,得到了反算CBR值与FWD(1 t)反算模量的关系曲线,及CBR值与FWD(1 t、3 t和5 t)反算模量的相关指数,通过分析发现,CBR值与FWD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说明应用DCP可以快速地对在建和已经发生病害路基结构的压实质量乃至承载力进行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气泡混合轻质土的主要力学特性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基本概念,详细研究了其物理力学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泡混合轻质土具有密度小、隔热保温、渗透性小、低蠕变、抗冻融与耐久性良好等特点。列举了它在土建工程、特别是交通土建工程中的主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FWD法和BB法在路基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锤式弯沉仪(FWD)和贝克曼梁(BB)是公路弯沉常用的两种测试仪器,FWD测试的是动力弯沉,通过改变落锤重量可以很好地模拟车辆荷载,并由9个传感器能得到整个弯沉盆,这比后者更具有应用价值。以太澳高速在建路基为工程实例,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分别进行了FWD(1t、3t和5t)和BB测试,并根据测得的弯沉反演得到了路基的模量,分析弯沉与反算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了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使用方法、红外热像仪在沥青路面面层施工温度离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类型、温度离析对密度(压实度)的影响、改善温度离析试验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在公路项目投标中普遍采用工程概预算程序编制标底的几个弱点,介绍了采用美国通用软件电子表格Excel5.0计算标书的体会。文中主要阐述了组成标价计算文件的Sheet表及其作用,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 ,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政府与相关企业间的相互协调 ,共同努力。目前 ,宏观定性层面上的各种讨论和建议较多 ,而具体的行动措施却较少。重点介绍了日本道路公团为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所采取的行动计划纲要及日本建筑业所采用的主要的招投标方式 ,并定性地讨论了招投标方式与工程造价降低效果之间的关系 ,定量地分析了降低工程造价的行动措施所带来的造价降低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平  蔡迎春  陈忠平  王复明 《公路》2007,(10):181-183
落锤式弯沉仪(FWD)和贝克曼梁(BB)是公路弯沉常用的两种测试仪器,FWD测试的是动力弯沉,通过改变落锤重量可以很好地模拟车辆荷载,并由9个传感器能得到整个弯沉盆,这比后者更具有应用价值。以太澳高速公路在建路基为工程实例,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分别进行了FWD(1 t、3 t和5 t)和BB测试,并根据测得的弯沉反演得到了路基的模量,分析弯沉与反算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红外热像仪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强  钟燕辉  张蓓  李嘉  张君静  陈忠平 《公路》2007,(8):150-155
介绍了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温度离析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类型、温度离析对密度(压实度)的影响、改善温度离析试验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方寒冷地区道路冻胀翻浆与地基融沉等病害,开展了轻质土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研究,并在试验路铺筑的实践基础上,阐述了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力学特性与试验结果分析。初步证明,轻质土在冻土地基的隔热保温与台背填土的防冻胀方面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忠平 《公路》2002,(3):104-109
从目前国际和国内建筑市场的基本情况入手,综合分析了我国建筑业和建筑企业的劣势和国外建筑企业的优势,进一步阐述了加入WTO给出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