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21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消除进气系统带来的车内噪声问题,运用传递路径分析方法,“源-路径-响应”的分析思路,总结了进气系统噪声问题的传递路径,结合某轿车进气系统轰鸣声问题的改进,发现结构传递路径和空气传递路径对该进气轰鸣声均有重要贡献,通过降低空气滤清器安装点橡胶软垫的硬度和加强安装点车身侧支架,可有效降低车内轰鸣声。  相似文献   
2.
结合整车对全浮式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总体要求,利用理论计算、动力学仿真、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进行各种工况模拟以及悬置性能分析,确保悬置系统各方面满足设计要求。实际样车在不同路况、速度下验证了悬置系统隔振率、平顺性、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设计过程的总结,形成了一套驾驶室悬置系统设计方法、明确了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汽车的平顺性和噪声传递,车用动力总成的安装已越来越多地采用液压悬置结构。  相似文献   
4.
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及副车架系统隔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新  林逸 《汽车工程》1999,21(3):151-157
本文建立了一种轿车动力总成液压悬置及副车架系统的非线性力学模型,进行了系统固有振动特性的模拟计算,并得到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的证实,对液压悬置和橡胶悬置系统的隔振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液压悬置具有优良的隔振特性,此外还对副车架在动力总成隔振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多目标拓扑优化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Optistruct,以支架的最小柔度、最大固有频率作为优化目标函数;以应力、体积作为约束函数,对一发动机后拉杆安装支架进行拓扑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悬置支架强度和模态要求下,质量减少了12%。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数学模型和ADAMS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振动响应分析,研究了系统的振动特性。选择动力总成悬置支承处动反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各个悬置的轴向静刚度为设计变量,动力总成固有频率合理分布以及各个悬置和总成位移等为约束条件,利用ADAMS/Insight对悬置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悬置刚度参数后,驾驶员耳旁测点平均声压级有明显的降低,降低了13%,特别是在声压值较高点降低尤其明显,降低了21%,很好地达到了隔振降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模与解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悬置看作弹簧阻尼元件,优化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刚度矩阵,从而合理布置各阶频率,使模态间振动解耦。通过Maxwell力学模型求解悬置的频变特性和幅变特性,并建立含该力学模型的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的整车系统振动响应表明,解耦优化后的悬置系统明显改善了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悬置系统和汽车其它子系统固有特性匹配关系对降低整车振动和噪声水平有显著影响。为了得到满意的悬置系统固有特性,设计时往往需对悬置参数进行多次修改。本文将振频修改原理和模态坐标下的矩阵摄动法相结合,提出了对悬置系统固有特性进行修改的有效方法。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一轿车发动机悬置系统固有特性修改,得到了满意结果。这对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尤其对当前国内轿车设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建立RQ11G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分析比较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固有频率、能量解耦度。通过在试车场进行的整车道路试验,比较分析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隔振性能、存在的问题,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提高能量解耦度可有效降低车辆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探索了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开发、试验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原有汽油车底盘的基础上改装柴油机后,发动机悬置系统和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匹配方法。建立了以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和固有频率为综合目标的优化模型,对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运用相似理论对风扇进行了优选和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