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一民 《航海》2000,(3):35-38
本文论述了职工大学的历史渊源,从其普遍存在的现状着手,结合当前教育改革,提出改制职工大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哲学的使命是对高深知识的规定。在高深知识的性质上,布鲁贝克认为,政治论高深知识与认识论高深知识既有其内在合理性又存在不足之处。在高深知识的传播对象上,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各有利弊。关于高深知识传播的方式,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都不能被相互取代。学者作为高深知识探究的主体,只遵守外在规范或只坚持内心信仰,只崇尚学术自由或只强调学术责任都有失偏颇。在划定高深知识边界的基础上,布鲁贝克重构高等教育哲学的大厦。布鲁贝克认为,高深知识是认识论高深知识与政治论高深知识的统一,精英和大众二者同是高深知识的传播对象。在传播方式上,布鲁贝克主张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融合。学者要既遵守外在规范又坚守内心信仰,在探究的方式上,学者要平衡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要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应当构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纵横贯通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两个因素。因此,教育必须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相适应,并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服务;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相适应,促进人的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上述教育共同的本质属性,但高等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福建省教育学会召开学术讨论会,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通教育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我国的高等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高。我们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也同其他航海职工大学一样应运而生,为远洋运输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探索航海职工大学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使办学效益有一个更大的提高,更好地体现出航海职工大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掠影——美国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记述作者考察美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的概况,并就美国教育给我们的启示,谈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玉屏 《中国水运》2000,(10):39-40
笔者作为湖北省教育考察团团长,今年5月率团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考察,深感受益匪浅.现将考察中的见闻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自2007年,第1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拉开帷幕后,"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理念逐步在中职教育界广为流传。当人们看到赛场上学生训练有素的操作,精彩绝伦的表现时,大家更应该把目光转向学生精湛技艺的背后,更应该思考他们是怎么练就这精湛技艺的?那么大赛门槛外的学生怎么样才能获得如此精湛的技艺呢?教师、学校怎么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使全体学生的职业技能步步高升呢?其实,技能大赛只是一种鼓励、促进职业院校学生提高技能的一种方式,关注职业教育的人们更应该看到大赛背后存在的职业教育问题,更应该通过技能大赛的启迪,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让职业  相似文献   
10.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从某种角度而言,技能大赛将成为检验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考”。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除了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规模外,同时还明确提出“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要求。2008年6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在天津共同举办了“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将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永久落户天津,标志着今后的大赛将会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期化。此次大赛有来自全国36支代表队共计208名学生参加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个人和团体比赛。我院四名学生经过省内选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