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茶 《时代汽车》2005,(8):99-99
据素有武汉“车市晴雨表”之称的竹叶山汽车市场数据显示,该市场今年上半年售出汽车134万辆,其中轿车6591辆、客车4317辆。比去年同期下滑了3000多辆,但比去年下半年增加1000多辆。此外,油价上涨使小排量车型销售好于去年同期,尤其是哈飞路宝,这款车型自今年3月份以来,在武汉地区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月销量在50台以上,并呈上升趋势,多次出现货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6日,我院经济管理系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徐晓娇、陈晓知两位同学,在武汉市第十四届职业技能大赛武汉地区导游员比赛上获得“武汉市院校新秀十佳导游”称号,我院连续三年获得武汉市旅游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3.
据《人民铁道》报道,武汉铁路局围绕"三个出行"目标,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动车上线车组多、开行方向多、车型多等优势,全力满足旅客需求。该局积极优化运输能力安排,采取隔日修、零备用等措施,充分挖掘动车潜力;优化各类运输产品,发挥武汉地区武昌、汉口、武汉3站联通的优势,制定管内各站到武汉中转高铁、客专的联程方案,开发客运组合产品;实行动态优化,根据客流变化,及时对开车方向、运力等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4.
5.
程红 《驾驶园》2013,(9):27
8月27日上午,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旗下东风客车公司在武汉举行战略市场合作签约仪式,交付首批10辆东风风尚客车作为武汉地区通勤车。为未来东风客车成为企业通勤车辆的首选,批量进入武汉通勤车市场打开了通道。当天,东风客车公司携雷诺、史密斯、格特拉克的在汉企业,与武汉  相似文献   
6.
7.
8.
《机电设备》2008,25(4)
2008年6月9日-13日,由荷兰船用设备商协会(HME)带领的专业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中国武汉地区.在武汉期间,荷兰代表团拜访和参观了武汉船舶配套工业园、和航集团、长航集团所属的长航电机厂和青山船总公司第701研究所、中船重工武昌船厂、华夏船厂和武汉船用机械厂.  相似文献   
9.
屈川翔  熊志为  冯鑫  马保松 《隧道建设》2018,38(10):1688-1697
为建设适合武汉地区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案例,并结合武汉地区的物流工艺和空间要求,运用调研分析、数值回归分析、SLP等方法,从地下物流建设的必要性、环境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融资方案、工程地质条件、物流节点选址及线路布置等方面,对武汉地区城市地下流物流系统可行性研究中的选址、布局、施工技术等问题进行探讨与趋势展望,得到主要结论如下: 1)在武汉地区修建地下物流系统将承担整个武汉地区40%左右的货运量; 2)采用单线管道设计时,管道内径为2 800~3 500 mm时经济性较好,管道内径为2 800 mm时,为最优选择; 3)地铁的融资租赁模式对地下管道物流系统的建设融资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4)在站点布置上,应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目的地和仓库等形成网络状结构; 5)应选择集装箱型地下物流载运工具来完成城市货物的运输,在施工方法上应选择盾构法、顶管法等非开挖技术; 6)地下物流系统是未来智能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将其进行实际运用并与未来智能化城市建设相融合是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李慎奎  陶岚 《隧道建设》2020,40(Z1):307-313
为了解决地铁穿越武汉一级阶地沙漏型岩溶地质的岩溶治理问题,以地铁6号线红建路站及两端区间岩溶勘察、设计、施工处理为基础,总结溶洞大小、竖向分布规律、充填和发育规律等特点,分析沙漏型岩溶地质塌陷机制和风险。根据武汉地区浅层岩溶特点,总结岩面以下15 m岩层帷幕注浆阻隔后再溶洞充填注浆的处理思路。地铁车站采用岩层帷幕注浆、溶洞充填注浆、地下连续墙牛腿、土层抽条旋喷加固等岩溶处理方法。区间隧道考虑岩溶塌陷角、地面施工条件等采用岩层帷幕注浆、溶洞充填注浆、砂层隔离桩等处理方法。在6号线岩溶注浆施工中探索并使用了新的岩溶注浆跟管成孔工艺、浆液流量监测工艺等新技术,适合武汉一级阶地的岩溶注浆浆液配比和终浆标准,验证了沙漏型岩溶处理思路和处理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