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96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66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盘形制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轨道列车和汽车的制动方式。在制动过程中制动盘及制动闸瓦会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影响制动性能,故对制动盘进行热分析十分必要。基于盘形制动在列车上的运用情况及重要性,介绍了列车制动盘常用材料、制动盘结构型式及相关的热分析研究,并对不同的制动盘热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对列车制动盘热分析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圆弧留磨滚刀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导出了盘形轮廓线的一种分段二次贝齐尔插值,插值曲线是保形的和光滑的。  相似文献   
4.
对新型凸曲前刀面刮削滚刀的理论构形误差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各特征参数对构形误差的影响规律。所提出的参数优化方法解决了这种新型滚刀设计参数不易确定的难题,经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刀齿啮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磨前滚有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准车牵引牵引齿轮的应用和加工工艺特点,对准高速机车牵引磨前滚刀齿形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通常在设计齿轮滚刀时其与被加工齿轮具有相同模数和压力角。但有时被加工齿轮零件要求具有较大变位量时,按常规的滚刀设计方法满足不了零件的齿形要求。原因;(1)较大的正变位齿轮的分圆接近其根圆(甚至小于根圆),使滚刀节圆接近其项圆(甚至不在其实体上),造成滚刀的凸角无法设计。(2)较大负变位齿轮的分圆接近其项圆(甚至大于其顶圆),使滚刀节圆接近其根圆或在根圆之内,造成设计修缘角度后滚刀的齿槽很榨,  相似文献   
7.
相较于贯通节理,岩桥的存在使非贯通节理岩体受力破坏过程更加复杂。为探明其对破岩影响,通过采 用 PFC2D建立单向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离散元模型,研究岩桥长度和倾角对岩体破碎模式、法向力、裂纹数 量及比能耗等参数的影响,揭示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特性。研究发现:岩体以张拉破坏为主,节理对裂 纹扩展的“导向作用”明显,裂纹扩展方向总是趋向于和其距离最近的节理;竖向应力水平随节理倾角增加呈现 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 45°倾角下达到最大值,应力区形状受到节理位置影响,两者具有一致性;完整岩体法 向力均值和峰值均大于节理岩体,节理对于破岩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60°、90°节理倾角下的比能耗值 明显低于其他节理组合,60°倾角下呈减小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25 mm 时取得最小值;0°、90°倾角下呈先减小后 增大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15 mm 时取得最小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指定切深下合理的刀间距,提出一种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通过试验机得到岩样力学参数,利用2D离散元仿真软件UDEC,建立了无围压条件下两把滚刀顺次切削节理不发育岩石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组数值试验,成功地模拟出了不同切深和刀间距下滚刀破碎岩石的全过程。分析得到指定切深下仿真切削比能耗与刀间距的对应关系,最小比能耗下的刀间距即为最优刀间距。最后,利用回转式盾构刀具切削实验台,采用恒切深方式进行多组实验,记录刀具所受三向力和破碎岩样重量,得到实验最优刀间距。通过实验手段和仿真手段得到的最优刀间距基本一致,工程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基于UDEC仿真的滚刀最优刀间距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提高高速列车制动盘能量和降低盘重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用C—C纤维复合材料、陶瓷材料、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以及材料表面强化技术等改善高速列车制动盘材料性能的问题。分析认为C—C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低、耐高温性能好,但表现出环境影响摩擦性能的问题;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性能,但具有韧性低的问题;铝基陶瓷强化复合材料密度低,但面临着使用温度较低的问题;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可提高钢盘的摩擦性能,但仍需要解决不同材料间的结合性能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