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525篇
综合类   396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43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清 《交通科技》2002,(6):53-55
粤北地区地质多为石灰岩、砂岩、花岗岩、变质岩等,但亦有部分冲积软土,造成桥涵地基的处理千差万别,文中介绍各种地基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爆破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峨眉水泥厂石灰岩矿区边坡在无爆破动力和有爆破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研究了人工爆破对该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在对峨眉水泥厂石灰岩矿区边坡地质病害的调查研究中,本文探讨了人工爆破对矿山石灰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介绍了低噪声水泥砼路面的研究现状及工程进展,针对国外推出的新技术、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与推广,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对其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集料的破碎面因现在已不再采用卵石,因此一般不成问题。而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在选材时应进行试验保证达到5级。保证在雨水或荷载作用下变形小,增强抗车辙能力。  相似文献   
6.
集料是混合料结构形成的决定性成分。其岩性性质、物理力学指标以及外观形状的差异,对于混合料的工作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集料级配的不同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差异很大,文中就集料级配对集料级配对马歇尔实验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工地的调研和实践,探讨了集料生产与管理以及拌和楼调试对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确保集料规格的稳定性和除尘的连续性有益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在稳定冷料的情况下,才能正确调试热料仓配合比。同时本研究也表明,较大的最小筛孔布置以及较小的产量有利于除尘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碱-集料反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方面。砂、碎石等天然建筑材料是否具有碱活性是铁路工程勘察及试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概述了碱-集料反应的类型和机理,根据国际上碱-集料反应的研究动态,对比了测试碱-集料反应的试验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针对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检测效率低、无法快速对其进行评价的问题,采用逆光拍摄粗集料颗粒图像的方法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集料颗粒的正面图像和侧面图像进行采集,并采用最小外接椭圆法提取图像中集料颗粒的轮廓,分别对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进行评价,结合两者评价标准得出针片状颗粒含量评价指标;通过对粗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进行实测分析,并与现行规范方法实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评价指标,能较好地评价粗集料针片状含量; 2)对比不同分档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实测结果,随着集料颗粒粒径的减小,图像法识别准确性降低,表明该方法对较大粒径集料颗粒针片状含量评价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3) 9.5 mm以上的粗集料针片状评价相关系数能达到0.9以上,而9.5 mm以下相关系数在0.9以下,可靠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研项目“超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研究”的部分结果;给出了薄层混凝土材料的模量参数;并且对动态模量试验结果作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静态、动态模量之间简单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