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28篇
公路运输   93篇
综合类   68篇
水路运输   244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级船闸船舶过闸安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葛洲坝船闸船舶过闸安全的经验教训,对多级船闸船舶过闸安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3.
船闸1次过闸平均吨位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按现有船闸设计规范关于计算船闸1次过闸平均吨位方法的不足,重点探讨了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船闸1次过闸平均吨位”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单位船型法及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检修ST2-250型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性能试验时出现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了解决措施,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弹性的盘型制动闸片装置,建立了低速的轨道车辆弹性盘型制动的数学模型,与无弹性的制动闸片进行了单轴制动特性的动态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具有弹性的闸片制动时同样能够保证车辆的制动性能;在制动盘或闸片摩擦面有缺陷时,弹性闸片能有效降低闸片与制动盘间摩擦力引起的振动。该设计为盘型制动系统的设计及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批量运用的3种进口和国产粉末冶金闸片的摩擦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并对测得的平均摩擦系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闸片压力、制动初速度和初始温度会对闸片的摩擦系数产生影响。根据该研究成果,在评价某种闸片性能优劣时,可以重点考核其在低压力、低速和高温初始条件下摩擦系数的稳定性。最终,挑选闸片A作为装车闸片,该闸片完成60万km载客运用考核后,制动盘摩擦面没有出现热斑、划伤、热裂纹等不良现象,闸片摩擦块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掉块等异常现象,证明该闸片可以满足250 km/h动车组使用要求。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修订闸片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动车组过电分相的列控分闸区系统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流牵引网存在电分相,高速动车组过分相采用列控和车载方式,过分相时的各专业间的技术方案以及运输管理需综合考虑。针对高速铁路的列控过分相方式,对接触网电分相设计、列控分闸区、分闸区进口分界速度等技术进行分析,对接触网长无电区电分相、短中性段定分相和列控分闸区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对高速铁路行车组织和运输管理有关过分相给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研究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动车组闸片厚度自动识别模块,解决动车组制动时因闸片过薄而导致的车轮迅速升温,甚至引发不安全状态的问题。该模块可实现动车组通过时自动检测,即自动拼图、图像预处理、模型定位及制动闸片厚度计算,并对厚度小于一定数值的闸片进行自动报警。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表明,该模块可以有效地计算闸片的厚度,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某变电所发生的隔离开关带负荷分闸事故过程及产生原因,指出其隔离开关控制电路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思路。建议规范电力调度员的操作,加强设备维修管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任启江  叶雅思 《水运工程》2018,(12):129-133
高水头船闸常采用第二类输水系统以满足船闸闸室内水流条件的要求,但往往工程量大、施工复杂。根据船闸闸址处地形、地质条件,抬高闸底奠基高程以达到降低工程量并简化施工的目的,并在采取一定消能手段后,采用闸墙长廊道侧支孔输水形式。通过物理模型,对旁海航电枢纽输水系统进行布置及优化,证实采取加大闸室初始淹没水深、闸室两侧出水口加设连续消力坎、优化进出水口布置及进水口布置帷墙等措施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