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UV飞行秀     
夏阳 《当代汽车》2007,(8):41-43
Saab(全称为Svenska Aeroplan Aktiebolaget,既瑞典飞机公司)原先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Saab开始生产汽车,并且将制造飞机的技术和经验运用于汽车生产。1947年6月,Saab 92原型车问世,该车配备二冲程发动机,前轮驱动,安全车身,外形如同飞机。这个车型是由一群飞机工程师所设计和打造出来的。Saab独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突破了原有汽车产业的传统模式,促进了一系列汽车工业的革新。因此,Saab在汽车制造业中显得与众不同,它利用集运输船的优势把卡车,习机技术融为一体,生产了具有赛车性能的Saab汽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1939年9月3日11时15分,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的内阁会议室里,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通过BBC公司的麦克风,用因疲劳而显得有些颤抖的声音向全体英国国民宣布:“从现在开始,大英帝国正式与德国处于战争状态。”而由此开始的长达数年的大西洋海战,成为海战史上时间最长、最令人紧张的海战。在这漫长而又可怕的日子里,总共有5.5万名英、美以及其他盟国海军官兵、商船船员、平民和陆军官兵在海战中死亡,损失的舰船总吨位达1500万吨。而这一切,几乎都是由人们称为“海狼”的德国潜艇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西洋海战实际上就是一场反潜战。虽然盟军取得了最后胜利,将德国潜艇逐出了大西洋猎场,但在战争初期因人们忽视U艇(德国潜艇编号都以德语“潜艇”第一个字母U字加舷号,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们为U艇)的威胁而使英国及其盟国在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代价却令世人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二战后认为,如果在事关日本海军命运的中途岛海战中将七艘战列舰编入航母机动部队,则胜利的一方必定是日本海军!  相似文献   
4.
一座城市有河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水必有灵气。文艺复兴之都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穿城而过的阿尔诺河,就给这座古城增添了无限的魅力。有很多座造型优美的古桥横跨河  相似文献   
5.
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俄罗斯高尔基汽车厂(现为股份公司)在中型车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厂生产中型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1932年,即工厂建立的第一年,就开始了载质量2吨的6×4型嘎斯AAA三轴载货车的生产。1933年,3辆嘎斯AAA型样车与前苏联生产的其它同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吉普”这个名称,而汽车被冠以“吉普”并具有现在的意义则要晚得多。吉普本身源于二战中的美军用0.25吨4×4轻型越野车这种车在服役期间,驰骋在欧洲、非洲和亚洲广阔的战场上,以其突出的机动性能出色地完成了每一次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从此名声大噪。……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水下作战领域,美国海军的潜艇力量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模仿的对象。美国潜艇部队为盟军夺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极其重大的贡献,并在同前苏联海军的“海上冷战”对抗中逐渐成长为一支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从冷战结束至今,作为美国军事力量的急先锋,潜艇部队一直不断调整,不断改变,为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战,始终活跃在捍卫美国国家利益的第一线,无论是打击极端势力、还是对付恐怖主义,到处都能看到美国潜艇的身影。在这些作战行动中,美国海军潜艇部队所承担的使命重要而繁杂,  相似文献   
8.
旋挖钻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美国卡尔维尔特公司诞生以来,二战后在欧洲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70~80年代兴盛于日本,80年代初由日本引进中国后开始被国人所认识。随着90年代外国品牌旋挖钻机开始在中国组装生产.也拉开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生产旋挖钻机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3,(13):58-61
近1个世纪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公交车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各种有益的尝试为伦敦公交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谈到伦敦公交车,多数人都会将"红色""双层"这些关键词与它联系起来。诚然,红色双层公交车是伦敦公交的一大特征,然而在伦敦公交的发展历程中,红色双层公交车并不是它的全部。近1个世纪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伦敦公交车呈现出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10.
帝国守卫者     
达杨 《车时代》2012,(1):230-239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会发现,在浩如烟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鲜见汽车厂商的身影。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算起(中国的时间要提早到1937年)到1945年9月2日重光葵在密苏里号战列舰正式签下无条件停战协议的这六年间,在我们熟悉的汽车厂商身上到底发生了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我们未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