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51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50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钢轨道梁中的平联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中钢轨道梁平联的受力分析,结合静定桁架影响线理论,以一榀跨度为64 m直线简支钢轨道梁平联为例,利用VB编程给出了该钢轨道梁平联的受力情况,并校核了有关杆件型钢的截面尺寸。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陶赖昭特大桥主桥连续半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所用挂篮类型,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桥塔柱受力特点,引入等效弹簧约束,建立简化的塔柱纵向稳定计算模型,采用中性平衡法推导出塔柱稳定特征方程.以东江大桥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实桥空间与平面(单片桁)有限元模型,计算等效弹簧刚度系数值,进而得出塔柱纵向稳定计算长度系数.对比分析不同边界条件(不同弹簧刚度)对塔柱纵向稳定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析成桥阶段塔柱纵向稳定时可仅在塔柱弯曲平面进行,而无需考虑支点横联的影响和结构的空间效应;塔柱纵向稳定计算长度系数受塔柱的上端侧移约束刚度的影响较小,下端转动约束刚度的影响较大,上端转动约束刚度的影响最显著,且随三者的增大均减小;适当增大塔柱上端转动约束刚度最能有效地减小塔柱纵向稳定计算长度系数;此类桥梁塔柱纵向稳定计算长度系数合理取值范围为0.65~0.8.  相似文献   
5.
单井型塔柱结构极大改善了水力式升船机竖井水位同步性问题,但随着提升高度增大,竖井内水深越大,侧壁位移、弯矩过大等问题更加突出。以150米级单井塔柱为例,提出了竖井内布置对拉钢索的设想和简化布置方案。基于钢索拉力权重分配系数的优化方法,取得了钢索等应力的密度分布最优解,并离散转化为等效的等荷载布置方案,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经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分析,等荷载布置与简化方案相比,最大位移可减小47.44%,纵竖向弯矩极值差别不大。与无钢索方案比较,最大位移、纵向弯矩、竖向弯矩可分别减小93.5%、74.36%、75.84%。高强钢索预应力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柔性转向架横向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一种新型柔性转向架的横向稳定性,运用线性分析方法研究其构架菱形刚度、扭转刚度、一系悬挂刚度以及踏面等效锥度等参数对蛇形临界速度的影响。将该新型转向架横向稳定性与普通地铁车辆转向架做了对比:该新型转向架临界速度相对较小,但仍能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用非线性程序对横向稳定性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以跨江岸货场(49.9+104.983+49.9)m槽形梁拱组合桥为工程实例,介绍了菱形挂篮设计及其在槽形梁拱组合桥中的应用,可为类似槽形梁挂篮设计及其运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塔身扭面分水尖模板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佐安 《公路》2003,(3):70-74
以鄂黄长江大桥索塔下塔柱的施工为例,介绍扭面分水尖的模板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菱形挂篮的主要构造和特点及在杨梅渡大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一桥梁施工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桥梁悬臂施工中使用的菱形挂篮进行仿真分析.提出3种简化模式计算底模纵梁的承重分配,对比发现将底模纵梁承受的外荷载简化为集中荷载,并分配至挂篮下前后横梁的方法是最优简化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挂篮底模纵梁承重分配系数进行优化,从而简化了繁琐的挂篮底模纵梁受力分析计算,保证了挂篮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