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铜汤公路工程对沿线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铜陵至汤口公路评价区野外调查的结果,综合相关历史资料,以黑麂为“代理种”(surrogate species),分析拟建项目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铜汤公路K151-K160段和K173 500至终点段处于黑麂的一般活动区,但铜汤公路全线均位于海拔400 m以下,不直接侵占黑麂的栖息地和主要觅食区;②公路施工期初期,受爆破噪音的影响,黑麂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可能会远离公路沿线区域,爆破作业结束后的施工期和运营期,噪声对黑麂的影响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 m以内区域;③铜汤公路在大部分路段均不会对公路两侧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通行造成明显影响,也不会使种群异质化程度加剧,但在K173 500至终点段,由于105国道和本项目的共同影响,附近区域的黑麂种群将形成异质种群。针对上述影响,对铜汤公路动物通道设置、林区施工管理、局部绿化方案、施工人员教育和管理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应急能力建设等提出了针对性的缓解措施。  相似文献   
2.
朱广河  李娜  王云  关磊  孔亚平 《中外公路》2019,39(2):313-315
近年来随着中国交通建设向山区和生态敏感区延伸,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中国在野生动物通道监测与评价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基于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初步提出了交通野生动物通道监测与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包括选择监测的通道、确定目标物种、设置红外相机(数量、位置、高度、角度、参数等)、有效性评价(独立照片选择与分类、定义"尝试穿越"与"实际穿越"、有效性评价)。以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K2991+500涵洞为依托,应用该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藏野驴对该涵洞穿越的有效性评价,效果良好。该文还指出了未来要继续深化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针对荒漠戈壁区铁路工程在设计和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因缺乏区域内动物详细分布和活动状况的长期观测和研究成果而难以准确设置野生动物通道的问题,以新建红柳河至淖毛湖铁路为例,通过利用遥感、资料收集、走访、实地调查等方法,调查当地野生动物的类型、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和沿线植被及水源分布情况,通过类比青藏铁路等动物通道的利用效果,初步确定动物通道的位置、型式和规格,为我国西北荒漠戈壁区铁路工程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路》2009,(12):14-14
11月18日,新疆第一条合资铁路——乌准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2,(2):13-13
日前,非政府环保组织乐施会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与国际航运公会共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德班会议上呼吁推进航运碳排放费用的征收政策。  相似文献   
6.
《汽车实用技术》2009,(1):124-131
广袤神秘的澳洲大陆,一直是我心底的向往。2007年7月,我和老公告别了平淡舒适的生活,来到澳大利亚,买了一辆传说中的房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澳大利亚环游之旅,行程4万公里,把澳洲大陆沿海岸线足足转了一整圈。澳大利亚果然没有令我失望,实际上,比我所能想象的还要美妙得多。这一年里,每一个清晨都在不同的风景里醒来,有时在碧蓝的大海边,有时在翠绿的山林里,有时拨开窗帘就是倾泻而下的瀑布,有时小鸟会到我车顶跳舞。而澳洲东海岸可谓澳大利亚最美丽富饶的地方,风光优美,气候宜人,澳洲90%的人口都居住在东海岸。2007年7月,我们从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达尔文参团乘四驱车穿越无人荒漠到达昆士兰北部的凯恩斯,由此开始美妙的东海岸之旅,从北部的凯恩斯到达南部的墨尔本,是一条经典自驾路线,整个东海岸的高速公路距离大约3800公里,沿途可看的风景很多,推荐时间20-30天这样会玩得比较惬意。现在澳洲开放自助游,一般都可以拿到1个月的旅游签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增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道路建设分割了动物的栖息环境,产生了野生动物穿越引起的动物或人的安全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逐步开始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和研究。崇明生态岛的北沿公路建设中,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帮助在该地区道路两侧生活的动物相互交流,设置和建造了2个小型野生动物通道。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该沿路区域的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记录到4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47种鸟类和2种哺乳类。2021年6月,公路建成后,采用直接调查和红外触发相机,对通道被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至2021年12月,记录到有泽蛙、黄鼬、白鹭、池鹭和珠颈斑鸠等动物利用通道或通道口。与道路沿线野生动物调查结果相比,均为该区域高频出现的常见物种和优势物种,说明通道对动物具有持续被利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将为在城市化区域内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提供设计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9.
以西藏“一江两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为研究对象。通过铁路噪声源强模拟,研究铁路噪声对野生动物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黑颈鹤在环境噪声提高时,首先会因警惕行为而驻足倾听,而后随环境噪声增至60dB时出现避让奔逃的现象,至距离噪声源60m以上时停止奔逃,但群体仍处于躁动状态直至平静。采用铁路噪声源强模拟的方法,对于完善铁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尤其是对于建立科学的野生动物影响评价技术与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龚寒东 《经济导报》2010,(30):37-38
尽管棕榈油一直被视作经济、普及广泛的商品,但是,在“绿色和平”等环境保护组织眼中.棕榈植物的种植一直被看作是棘手问题:不但导致亚洲野生动物栖息地不断缩小.而且还会产生全球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