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35篇
综合类   72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08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滑路行车中常出现制动距离延长,制动方向跑偏和后轮侧滑等现象。为确保行车安全,应采用控制车速,缓加惭抬油门,稳打方向盘,转弯不可过急过猛,弯道上禁踩刹车等防抱防滑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在国道324线饶平拓宽段工程中,用拉槽法设置防滑槽搭接新旧路面的施工工艺,并对防滑槽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文章在分析EP2002制动系统组成及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EP2002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及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空气制动防滑保护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防滑保护作为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的制动效率发挥以及轮轨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为例,主要介绍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防滑保护控制策略中的参考速度选取、滑行判断指标和防滑失效控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滑行试验验证了列车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其功能。ESP系统基于汽车翻转角速度、横向线加速度和偏转力矩等的测量值,不但能够纠正诸如翻转或者打滑等各种汽车不稳定行驶状态,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汽车线内行驶的稳定性,缩短在弯道或湿滑路面上紧急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等。  相似文献   
7.
汽车VSC系统     
陈松岩  周维新 《汽车运输》1998,(7):15-18,26
  相似文献   
8.
地铁客车运营时转向架轴箱体端部与吊耳的连接螺栓脱落严重威胁着地铁的安全行车.通过对脱落螺栓的形貌分析、材质检验及断口金相检测,基本排除了螺栓质量问题,但发现吊耳与其连接件间存在相对滑动的可能性;在EN13749标准规定的轴箱振动加速度以及线路实测振动加速度载荷的分别作用下,基于VDI 2230-2003标准对吊耳的连接螺栓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载荷作用下螺栓强度均满足要求,但在线路实测载荷下连接螺栓的被连接件间的防滑移安全系数仅为0.997,同时疲劳工况下的安全系数也相对较低;接着,考虑到吊耳结构重量直接决定着连接螺栓的承载大小,提出新型吊耳结构,其重量仅为原结构重量的35%,一阶固有频率为原结构的1.3倍.同时,建议采用10.9级的法兰面螺栓M12mm×100mm作为吊耳连接螺栓,并配合使用宽边NordLock防松垫圈.  相似文献   
9.
在北方的寒冷地区高速公路冬季养护是工作的重点、尤其是除雪防滑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也是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为司乘人员、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车轮纯滚动和纯滑动状态间车轮与路面附着呈现强非线性特性,在车辆紧急制动和起步/加速时对车辆的纵向和侧向稳定性和转向能力具有显著影响。车辆纵向防滑控制系统就是控制车轮在这一过渡状态轮胎路面附着特性接近最佳状态,从而极大限度地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论文从轮胎路面附着特性、典型防滑控制系统实现、控制原理及实现关键技术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对进一步全面测试现有装备ABS/TCS车辆的性能及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底盘稳定性控制系统自主开发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