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Workbench的分动器壳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SUV分动器壳体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对其进行了应力和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动器壳体连接处螺栓孔应力较大.提出了加大加厚连接螺栓孔处壳体的改进方案,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得壳体应力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三维软件Creo建立轮毂的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后进行网格化,形成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计算,得出其极限工况时的应力、变形结果。依据分析计算结果,提出结构改进方案并进行验证计算,为优化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建立筛网数学模型,对筛网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可以通过增大张紧力和增设支撑梁的方式来减小筛网的弯曲变形量,提高筛网的张紧度。然后用ANSYSWorkbench建立筛网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同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论述在Inventor和ANSYSWorkbench环境下斗轮堆取料机关键零部件协同设计的基本原理,研究协同设计的方法,并针对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维软件Pro/E建立转向系统的模型,导入Workbench后经修复及网格化后形成有限元计算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转向系统各部件的应力分布,指出了转向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影响因素。为改进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现有电动汽车底盘普遍为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不能很好的适应电动汽车特有的结构,为更好的实现四轮转向的功能,重新设计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应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通过整车虚拟装配确定了合理的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结构,进而建立了车架的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后,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对车架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静态结构性能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工况下的应力和应变大小;还进行了模态分析,避免了共振。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对车架结构进行了改进,并通过焊接加工得到了适合四轮转向电动汽车的车架,对以后电动汽车底盘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ANSYS Workbench及APDL的鼓式制动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某鼓式制动器制动蹄的实体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其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在销孔处进行适当约束,在滚轮孔内壁上施加合理的促动力.为了较为真实的模拟其所受的正压力及相应摩擦力,在ANSYS Workbench环境下引入APDL语言,得到了制动蹄的应力场分布,此方法可方便快速的实...  相似文献   
8.
根据汽车所受的典型载荷工况来分析汽车驱动桥桥壳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及应力问题。首先建立垂向载荷工况、纵向载荷工况、侧向载荷工况的模型,并用汽车理论相关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利用CATIA建立汽车驱动桥三维实体模型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最后对桥壳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得出桥壳在各个工况下的最大位移和最大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对驱动桥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的地铁车辆仿真系统由工业计算机、测试机箱、输入输出模块和测试对象组成,整个仿真系统包括司机台仿真模块和控制系统仿真模块.司机台仿真模块提供仿真信号输入,控制系统仿真模块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处理,输出控制指令,从而验证列车控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了解轴系振动对舰船声辐射的影响,以某台架轴系为研究对象,基于Workbench软件建立仿真分析,对轴系回旋振动涡动频率及响应和轴系振动对轴承基座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有限元法计算所得回旋振动的固有频率与传统的传递矩阵法结果一致.通过轴系激励力的分析,给出有限元法回旋振动响应的分析方法,获取轴系振动的位移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