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6篇
  免费   335篇
公路运输   1043篇
综合类   759篇
水路运输   269篇
铁路运输   334篇
综合运输   7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西韩城际铁路沿线黄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场地开展现场试坑浸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地实测最大自重湿陷量为46 mm,仅为室内压缩试验计算值的0.23倍;湿陷土层厚度15 m,除Q;黄土全部具有湿陷性外,Q;上部黄土亦具有湿陷性;地表水自然入渗深度超过50 m,浸润角约为40°,浸润范围约为浸水试坑直径的1.7倍。对现场实测值和室内计算值差异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在黄土结构未完全破坏之前,发生过湿陷的土体在特定条件下还有可能再次湿陷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用非常规的施工工艺来解决路基施工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实践中证明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现场控制是有利的 .非常规工艺并非违背常规工艺或操作程序 ,而是在原理相同的前提下 ,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 ,对常规工艺、程序及方法的又一补充  相似文献   
3.
黄土湿化特性的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三轴试验,研究黄土湿化应力应变关系、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通过等围压固结湿化试验和三轴剪切湿化试验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获得不同围压条件下固结湿化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初始含水量、压实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不同应力水平下湿化应力应变关系、剪切湿化变形规律以及湿化对强度的影响等成果。 研究结论:(1)湿化变形受初始含水量及压实度的影响很大;(2)湿化条件与不浸水条件下,应力一应变关系均表现为应变硬化特性;(3)剪切湿化体积变形随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减小,轴向变形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应力水平下,体积变形与轴向变形均随平均主应力的增大而减小;(4)湿化不仅降低了黄土的强度,也降低了黄土达到破坏时的应变。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践经验论述了盐渍土地区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的意义,介绍了公路边坡生物防护的主要模式、护坡植物的选择原则以及主要的护坡植物类型。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确定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填料的改良技术和填筑压实工艺。研究结果: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最大干密度随时间呈衰减趋势;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的压实厚度严格控制在30 cm以内,松铺系数为1.1~1.2;水泥改良陷性黄土不适合采用强振碾压,一般来说静压的施工效果较好,碾压遍数控制在4~5遍;水泥改良湿陷性黄土的含水率对压实度影响较大,含水量偏差应控制在-0.5%~ 1.5%;尽量缩短水泥改良土从拌和到碾压完成的时间,遵循“三快一密实原则“:快速摊铺、快速整平、碾压密实、快速检测,确保碾压和检测在水泥初凝前完成。  相似文献   
6.
张富泉  郑旭芳  陈宝 《水运工程》2006,(7):10-12,15
对于边坡稳定性计算通常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如瑞典圆弧法和Bisho法等)和有限元计算方法,两者在计算本质上没有区别,但在计算过程中都存在不足。不平衡推力法在稳定性计算时要对潜在的滑面进行假设搜索,相对计算工作量较大,然而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往往由于判断收敛标准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稳定性计算结果。文章利用两者的优点进行结合,分析计算得到边坡在静力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天津港突堤转角处高桩码头后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破损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几年天津港多个突堤转角处的高桩码头岸坡变形比较明显,导致码头后方承台结构构件出现明显的相对错位、变形等破损情况,严重影响了码头结构物安全。通过对破损状况的调查统计,总结出了破损的特点,对破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原型观测和数模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原型观测结果表明:码头岸坡内的淤泥质粘土层为水平位移最明显土层,靠近挡土墙的大部分桩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向陆侧倾斜,这与实际见到的桩端倾斜状况完全相符。数模计算结果除验证了原型观测的结果以外,还发现仅在后方堆场堆载工况为最危险情况,是造成岸坡变形和后方承台构件相对错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综述边坡稳定性与各种爆破方法之间的关系,探讨聚能切割预裂爆破的发展与基本原理,并对聚能切割预裂爆破的研制过程及其在大窑湾二期工程中的应用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9.
倪彬  唐永男 《水运工程》2007,(1):84-86,94
以某工程含淤泥新杂填土地基强夯法处理为例,通过对工程地质资料和试夯施工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强夯参数和施工工艺对地基进行了有效的加固处理,并根据PLT和SPT试验对强夯后地基的质量检测结果对强夯法处理新杂填土地基的效果和地基承载力进行了分析,强夯施工后各土层的承载力均比施工前提高了2-3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湿陷性为黄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其产生机理极其复杂,产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研究方法:基于现有文献对黄土的湿陷原因与机理的认识,以甘肃黄土地区高等级公路黄土分区项目为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对甘肃陇西陇东地区黄土的59组样本的9个常规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黄土湿陷机理内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黄土的湿陷性指标与其它物理力学指标存在相关性,同时,揭示出产生湿陷的黄土必须有湿陷空间及一定量遇水强度降低的联接,黄土的疏松性、多孔性正是其反映,特别是支架孔隙是导致黄土湿陷的最主要原因,而非饱和黄土是产生湿陷的前提,粘粒含量及粘土的水-胶联结在产生湿陷过程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商榷。此外,本方法解决了常规单因子分析因指标交叉而分析失真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