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2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解决南方湿热地区沥青路面受紫外光老化影响问题,利用紫外老化环境箱和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老化时间和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卉l】(GW一944)对沥青高温动态力学性能、低温和疲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强紫外光降低了沥青疲劳性能和低温性能,改善了抗车辙性能,且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加剧;受阻胺类抗紫外老化剂(GW-944)能较好地对SBS改性沥青进行抗老化性能改善,且对其性能改善存在合适的掺量范围,适宜掺量为0.5%,而对基质沥青性能改善并不适用。研究成果为沥青路面有效防治紫外光老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紫外线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沥青薄膜加热试验和紫外线老化试验,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粘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线老化对重交通道路沥青、SBR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性能都有影响,但是相同条件的紫外线老化后,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佛山里水和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水水量水质波动大、厂址占地面积小、BOT项目建设及运行成本低的特点,设计采用CASS+紫外消毒工艺。一期工程土建规模4.0 x 10~4 m~3/d,设备规模2.0×10~4 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介绍该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及设计参数,并总结CASS设计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4.
沥青是路面工程中常用的筑路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高速公路和城镇道路中。在路面服役过程中,沥青材料会出现硬化变脆等老化现象,显著影响了路面的运营品质及服役寿命。为了进一步促进道路沥青老化评价方法研究的发展,以宏观性能测试、微观结构探测和数值模拟技术等老化评价方法为脉络,比较了各类评价方法的所属尺度和应用优劣。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沥青热氧老化室内研究方法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沥青的长期服役耐久性,而紫外老化的室内研究方法更加亟需标准化和规范化;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的差异在于化学键断裂机制不同,热氧老化主要是由于高温热分解导致化学键断裂,而紫外老化的引发是由于分子内所含的基团吸收了具有能量的紫外线,导致化学键发生断裂;宏观性能测试是构建沥青老化与性能衰退联系的直接研究途径,2类老化类型的宏观性能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不能完成等同和替换;荧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微观探测技术能够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沥青的老化过程和改性剂的老化响应;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细观力学模型既能继承利用微观研究的精确结论,又可与宏观力学试验建立关联性,对沥青的老化过程进行数值表征,其研究结果能够为其微观演化规律和宏观性能特性提供参考;在实际沥青路面使用中,紫外老化和热氧老化是并行存在的,基于室外沥青路面老化监测的多因素复合老化应是沥青室内老化模拟研究的重点;融合多层次老化评价指标和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多尺度沥青老化动态仿真模拟是沥青材料与数值模拟交叉应用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陈宁  孙玉科 《船舶工程》2012,34(2):96-99
为了验证紫外线处理器内部附着纳米TiO2薄膜,在压载水处理过程中的灭藻效果,设计了一套杀灭压载水中藻类的模拟实验系统。分别用单一紫外线辐照法和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相结合法对鱼腥藻进行杀灭实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完全杀灭压载水中藻类,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紫外线辐照结合法,只需要4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就能达到单一紫外线辐照法6根低压高强紫外线灯管对海藻的灭活效果。在不影响灭活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处理器的功率,可以起到节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照射对储存血红细胞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紫外线照射储存血后红细胞在不同时期血液的理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紫外线照射储存血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成对血标本对照进行紫外线照射前后及储存 72、12 0h后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 ,血浆K+ 、Na+ 、Cl-离子含量和红细胞ATP酶活力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储存血在保存前后与照射前后红细胞脆性均无显著变化。照射后储存血的红细胞ATP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 (P <0 .0 5 ) ;红细胞C3 b受体 (RCR)花环率与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促进率 (RFER)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紫外线照射储存血可以改善红细胞膜的代谢 ,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紫外光照老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室内使用紫外线高压汞灯在散铺情况下对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光照老化对比实验,用此模拟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西藏地区室外光照下老化情况.试验中利用不同时照的紫外线老化,SBR改性沥青混和料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变化,反映出沥青混合料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试验中改性沥青混合料表现出更好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说明在西藏地区使用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沥青结合料紫外老化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现有沥青结合料路用性能评价体系中,未考虑紫外线辐射对沥青的加速老化作用问题,对热老化和紫外老化后的5种沥青进行了对比试验、DSR和BBR试验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对热老化和紫外线辐射的敏感度不同,2种老化后三大指标的排序并不一致;紫外老化和热老化对沥青的影响不相同,紫外老化后沥青的流变特性变化更为显著;沥青抗紫外老化性能不同的内在原因是老化反应程度不同,胶质和芳香分是影响沥青紫外老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沥青的热老化评价结果不能反映其抗紫外老化性能的高低,在紫外线辐射强烈的西部地区开展紫外老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采用FeCl3·6H2O作混凝剂后不另加光催化剂来完成光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FeCl3·6H2O的最佳投加量为500mgL-1,在FeCl3·6H2O投加量为500mgL-1和垃圾渗滤液初始浓度为4800mgL-1条件下,pH值在3左右处理效果最好;采用UV Fe(Ⅲ)工艺,垃圾渗滤液在pH=3条件下用高压汞灯光照4h后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9 8%.  相似文献   
10.
采用Burgers模型研究沥青砂的粘弹性力学行为,研究粘弹性参数在沥青砂紫外光老化中的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评价沥青砂紫外光老化。确定紫外光老化的试验方法和沥青砂试件制作方法,对紫外光老化的沥青砂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得到应变和时间的蠕变曲线,拟合了Burgers模型的4参数。对粘弹性参数随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粘弹性参数随老化程度的变化研究沥青砂性能的变化规律。对不同老化程度和相应的Burgers模型4参数进行拟合得到粘弹性参数和老化程度h之间的表达式J(h),用该关系式表示沥青砂的老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