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2):43-44
泉州,一座历史悠久的海港城市,因其古代海上交通和海外交流的遗存丰富而倍受海内外瞩目。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古代泉州港地位重要,表现突出,今人透过研究史料、遗存和考古,可以深切感受到古代泉州港作为国际性海上商贸枢纽时的辉煌。  相似文献   
2.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历史上曾经以"刺桐"之名为世界所熟知。刺桐港是12-14世纪(宋元时期)中国最大的贸易港,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和东西方交流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论述刺桐港的发展史,来说明没有历史上的"世界的刺桐港",就没有现在的"世界的泉州学";通过举例论述两百多年来世界各国、各界人士对泉州和"泉州学"的关注、兴趣和研究,验证"泉州学"具有的世界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刺桐(泉州)是中世纪各大宗教之家,有着丰富的宗教遗存,其中以石刻为多,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澳大利亚研究团多次造访泉州,对泉州的宗教石刻(主要是基督教石刻)进行详尽的考证。研究团成员刘南强教授首先对泉州宗教石刻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保护情况做了简要概述,重点介绍访问的成果主要是碑文的解读与译释情况。  相似文献   
4.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1,33(3):41-42
旱在八百年之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刺桐港,即如今之泉州港,已是“梯航万国”、闻名遐迩的国际海运枢纽了。当时,刺桐港内“舟船辐辏,帆樯鳞集”,除了国内船舶和货物繁忙进出之外,更有来自海外的“胡贾蕃商云集阑闵码头,海舶商舡泊满港湾江渚”,呈现“缠头赤脚半蕃商,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千年里,中国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陆路,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华帝国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唐以后,情况有所改变,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南亚、日本、朝鲜半岛的商船开始频繁地出入中国沿海的主要港埠.中国对新兴的海上贸易形势迅速作出反应,并在12至15世纪之间,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海上强国,拥有一支由中国帆船装备而成的富有战斗力的海军,控制着从印度东南沿海到南中国海及中国东海的航路.  相似文献   
6.
泉州港,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最著名的进出口大港,有古代“东方第一大港”美名。2012年是泉州经济总量居福建省首位的第14个年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刺桐基督教碑铭中的惯用语、纪年法等方面的研究,并与中亚、中国扬州等地出土的相似碑铭进行比较,同时参考了牛汝极教授等人的成果,澳大利亚研究团对泉州基督教碑铭中那些有较多文字且可辨识的碑文进行初步翻译,并附有对扬州及中亚相似碑铭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福建泉州拥有众多蒙元时期的带有题铭与丰富图像的基督教石刻,这些石刻是洞察蒙元时期南中国所发生的文化适应过程的独特资料。通过对泉州石刻上的的图像如十字架与飞天进行考察,以及与中亚、南印度等地出土的相似物的比较研究,可知泉州基督教团体不是简单地适应当地文化,而是选择周边文化的某些元素,并使它们与基督教的教旨与释义相适应,从而创造出一种糅合基督教、佛教和蒙古元素的特殊图像,这种融多元文化而成的宗教石刻艺术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9.
张钧雷 《水运管理》2010,32(11):38-40
20年前的1990年10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队乘坐仿古的“和平方舟”轮从意大利威尼斯港出发,沿着古代海上贸易航线自西东行,先后访问土耳其、阿曼、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13个国家的15个港口,于翌年2月14日抵达我国泉州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