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成功实施的3个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起物流信息化,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信息系统本身的先进程度,而忽视了物流信息化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就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而言,仅关注系统本身是远远不够的,同其它领域的信息化相比,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通用性和标准化由于物流是一个大范围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上接2007年第9期) 当骑乘者单独使用前制动手闸,让前后车轮同时制动时,系统具有动态监控功能,确保前轮不抱死,亦即不失去转向能力,确保行驶安全的大前提下,使摩托车获得最佳制动效果.  相似文献   
3.
金晖 《水运工程》2008,(6):13-17
围海开发是一项投资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的工程,开发的目标是在围区土地开发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取得最大的综合开发效益.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对围海工程进行规划和经济评价,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4.
运输组织绩效评价对过去运输的组织进行评估和检查,又为以后的绩效改进等工作提供基本信息依据,它不仅为全面、综合评判分析运输绩效提供一个有效衡量系统,为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前提和基础,而且有助于促进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毛艳国 《集装箱化》1999,(6):6-8,20
物流是商品经济发达、科技和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经济型产业。在物流研究领域目前虽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如下定位是大多数业内人士所接受的:“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的过程。”随着我国货运市场从不成熟的卖方市场转化为成熟的买方市场,许多货运商开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不断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这些货运商大多以一业为主,通过对物流业资源的虚拟经营毫无选择地把自己向物流经营人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周围 《北京公路》2004,(6):36-39
针对无机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劳动强度大的特点,作者经反复实践,认为通过用小试件代替大试件的方法,在保证试验结果的前提下,可以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郑洪 《交通科技》2008,(2):101-104
通过对照国内外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现状,分析得出国有铁路参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前提条件、必要性,并就建设、运营管理和行车组织模式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探索出一条盘活国有资产、节省城市建设投资和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有限元法优化技术在一种船舶设备的性能提高设计中的应用.首先通过有限元校核发现,某齿列结构传力件已达不到新生产能力下的强度要求,须在保持边界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进行重新设计;然后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拓扑优化功能优化了此传力件结构,在构件重量基本不变的约束条件下满足了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确的经营战略、有效的经营策略和科学的经营决策是企业创效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郑和七下西洋史称盛事,为什么要下西洋,而且七次历时28年之久?本文以历史文献为据,阐明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在实现睦邻友好前提下进行国际贸易,这是中国古代由官方组织的最有成效的贸易,它不但使明廷光服了各种经济困难,而且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