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4篇
  免费   45篇
公路运输   972篇
综合类   744篇
水路运输   778篇
铁路运输   220篇
综合运输   14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速公路平纵曲线组合路段常出现单一平曲线和竖曲线要素满足规范,但二者相结合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为评估这类组合路段的交通风险、提升组合路段安全性,综合运用可拓云理论与理想点法,提出了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基于已有事故数据和文献,从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以及其他因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15个指标的交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将每个指标划分为5个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主、客观权重后,再通过理想点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组合权重;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相关文献,考虑定性指标的边界模糊性划分各评估指标的风险等级,并按照等比原则实现定性指标的定量化描述;构造可拓云模型云隶属度矩阵,计算综合评判向量,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路段风险等级。以云南省3段高速公路路段作为分析案例,利用基于可拓云模型的交通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了各路段风险等级,并识别了各路段的危险性指标。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评估结果相同,但信息更丰富,其综合评判模糊等级特征值的期望Exr反映了路段的安全程度;Y路段的Exr高于C路段,表明Y路段比C路段更安全;3段路段的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因子θ均小于0.05,表明结果可信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在交通风险评估过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危险感知能力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模式具有重要影响。为准确评估驾驶人的危险感知能力、提升危险感知水平判别的准确度,提出了基于模拟驾驶技术的危险感知能力影响分析方法和基于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算法的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通过设计3种常见交通冲突场景,采集模拟驾驶中驾驶人的多维度驾驶行为特征数据,并分析危险感知能力与驾驶行为的相关关系。通过模拟实验发现:驾驶人对行人的危险感知能力较弱,易发生碰撞事故;驾驶人在危险场景中的车速(p=0.01)、制动反应位置(p < 0.01)以及反应时间(p < 0.01)与危险感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XGBoost算法识别能反映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的重要特征变量,并构建以制动反应位置、反应时间、车速、刹车深度,以及加速度为指标的驾驶人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通过与LightGBM、支持向量机(SVM),以及逻辑回归(LR)等算法分类预测性能的对比分析,评价危险感知模型的判别精度,结果表明:基于XGBoost算法的危险感知水平判别模型的判别准确率为84.8%、F1值为83.4%、AUC值为0.959,优于LightGBM(准确率为78.8%、F1值为76.7%、AUC值为0.924)、SVM(准确率为57.6%、F1值为42.2%、AUC值为0.859),以及LR算法(准确率为69.7%、F1值为65.5%、AUC值为0.836)。所提方法可为判别驾驶人危险感知能力及其对驾驶行为模式的影响提供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3.
4.
快速路系统是城市路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通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常受制于瓶颈路段通行能力.在快速路隧道路段车道缩减情形下,分析隧道路段的道路条件,从交通检测大数据提取交通流时空分布特征,选用Greenshelds交通流模型,分车道标定模型.对比隧道路段与紧邻的普通路段各车道通行能力差别,评估隧道路段车道期望通行能力、运行通行能力;比较渐变缩窄与信号控制两种模式缩减车道的通行能力差异,提出兼顾通行量最大化与路权公平的信号控制改善方案.验证了:车道通行能力自内向外衰减;运行通行能力比设计通行能力低;提出的信号控制改善方案可提高通行能力3.4%.  相似文献   
5.
公路绿化点多、线长、面广,具有土质条件复杂、栽置难度大、成活率低等特点,尤其是在盐碱和干旱等特殊路段进行绿化,如何改善苗木生存条件、提高成活率是工程技术人员不可逾越的一个技术难题。结合山东多年来对盐碱和干旱等特殊路段绿化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寻找到的一条经济、实用、合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公路体土地基桥头跳车的普遍现象,提出了软基路段桥台桩不卸载施工工艺,节省了施工费用,缩短了施工时间,相对地延长了桥台台后等超载预压时间,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方交通》2005,(11):15-19,7,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维护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铁路运输危险货物导致的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严重的现实告诉我们,做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为了保证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要在托运、保管(储存)、装卸、运输4个重要环节上,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以保证危险货物的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景尧 《中国水运》2006,4(4):31-32
本文通过对危险货物以及船舶安全管理的论述,指出船舶安全管理应该加强的几个方面,同时针对危险货物,尤其是固体散装危险货物,分别讨论其在安全管理方面应具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发改委已批复武汉市3条轨道交通线的建设规划,在2010年以前形成约70km的工字形轨道线网骨架。这3条轨道交通线分别为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轨道1号线二期为高架轻轨,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均为地铁。武汉市拟于2005年12月开始进行轨道1号线二期宗关以西路段的基础施工,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则将于2006年动工兴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