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8篇
  免费   331篇
公路运输   5810篇
综合类   3820篇
水路运输   2240篇
铁路运输   1639篇
综合运输   1210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314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868篇
  2013年   844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187篇
  2010年   967篇
  2009年   1174篇
  2008年   1132篇
  2007年   1006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416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按照"老城市新活力"对广州工作的总体部署,阐述了广州在综合交通发展方面的若干思考。首先,回顾了广州市城市和交通发展历程,总结了广州综合交通发展对于城市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其次,围绕"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交通发展新要求,结合广州自身实际阐述了交通发展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针对枢纽再驱动、交通物流融合和人本街道空间营造等三个关键问题,阐述了广州的交通发展策略和实践思考。  相似文献   
2.
3.
4.
介绍了智能化轨道快运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势,分析了建成区道路拓宽困难、道路交通流量大、用地空间有限等现实条件,并从线路敷设、路权方式、车站设置等方面讨论了智能化轨道快运系统规划的相关内容.以重庆市南滨路智能化轨道快运系统线路为应用案例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人流、车流高度集中,对服务水平保障要求严格,媒体关注度较高.基于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方案编制和实施过程的思考,探讨开闭幕式交通需求的特点与挑战、交通组织策略、方案评估方法和指挥体系.指出开闭幕式交通组织策划需根据仪式流程,安保政策,各客户群体起讫点、出行时间和服务模式等,采用交通模型和仿真方法,评估不同方案下高峰时段道路负荷、人流负荷,并发现风险区域.据此构建开闭幕式交通策划的步骤和方法框架,阐述各步骤的分析方法.研究证明,针对开闭幕式交通特点,采用科学的交通组织策略、系统的方案评估和优化方法,构建高效的指挥架构,持续的团队磨合及演练是开闭幕式交通组织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淮安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安公交)以打造“幸福公交”品牌为主导,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创新活动载体、创新制度体系“四轮驱动”,努力构建淮安公交治理新模式,让“生活品质高,出门有公交”在淮安市逐步成为现实。近日,本刊(以下记作“城市公共交通”)专访了淮安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庄德军。  相似文献   
7.
郭继孚  马毅林  刘雪杰  刘婧 《城市交通》2021,19(4):19-26,40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客运交通和物流保障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城市政府制定相关交通战略.基于大型体育赛事交通需求构成和特征分析,从短时高强度客流、高品质交通保障能力、绿色交通等方面研讨赛事给城市交通带来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城市和赛事两方面制定对应战略.城市层面,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以赛事为契机推动空间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结构优化.赛事层面,在考虑协调性、系统性、优先性和公平性的前提下,采取保障赛事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低碳和科技办赛的战略.提出举办城市应因地制宜制定赛事交通战略目标,在为赛事提供高品质交通服务的同时,实现城市交通战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山地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小汽车拥有的影响,探究不同坡度下居民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影响的差异,采用贵阳市中心城区不同坡度下的小区居民调研数据,引入3个观测变量来评价居民的地形感知,将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出的潜变量适配值融入Logit模型中,构建包含潜变量和显变量的SEM-Logit模型来研究主客观建成环境与小汽车拥有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度对小汽车拥有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坡度下的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的影响有所不同。在地形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当小区坡度小于8%,居民对地形感知并不强烈,并认为从小区步行到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和时间花费在其承受范围内。因此,地形感知并未对小汽车拥有造成显著影响;在小区坡度为8%~15%时,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产生显著负效应。生活在该小区类型的居民,尤其是收入相对偏低的居民,更喜欢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削弱了小汽车拥有量;当小区坡度大于15%时,小区坡度与小汽车拥有量具有正相关性。该小区类型的道路坡度大,居民出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频繁的上下坡,造成出行时间花费长,继而形成强烈的地形感知。这严重降低了居民出行选择步行或骑行的可能性,转而提升了小汽车拥有的概率。同时,在SEM-Logit模型中也证明了除地形因素外,家庭年收入、到地铁站最近距离、土地利用混合度、目的地可达性、出行态度对小汽车拥有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快速路系统是城市路网主骨架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主通道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常受制于瓶颈路段通行能力.在快速路隧道路段车道缩减情形下,分析隧道路段的道路条件,从交通检测大数据提取交通流时空分布特征,选用Greenshelds交通流模型,分车道标定模型.对比隧道路段与紧邻的普通路段各车道通行能力差别,评估隧道路段车道期望通行能力、运行通行能力;比较渐变缩窄与信号控制两种模式缩减车道的通行能力差异,提出兼顾通行量最大化与路权公平的信号控制改善方案.验证了:车道通行能力自内向外衰减;运行通行能力比设计通行能力低;提出的信号控制改善方案可提高通行能力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