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48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8mm厚材料为SUS304低温液体运输车内胆筒体环缝焊接工艺进行分析,找出了焊接变形的原因,提出了控制变形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子显微分析和成分测试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加填充金属和不加填充金属条件下,18-8Ti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变化特征。提出按照δ-铁素体形态变化来定义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特征区。  相似文献   
3.
奥氏体不锈钢的施工及焊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全胜 《中国船检》2004,(6):100-102
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了较高含量的Cr、Ni等元素,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在氧化性、中性以及弱还原性介质中均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因而广泛用于石油、化工、船舶等工业领域,中船重工川东造船厂建造的3000吨级不锈钢散化船其化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渗碳钢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重行奥氏体化淬火的研究,通过控制重行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使表层奥氏体具有适宜(≤0.6%)的含碳量,均匀和细小的晶粒,从而使表层含碳量较高(0.9%~1.10%)的渗碳钢件淬火后获得了力学性能良好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Cr18Ni12Mo2Ti奥氏体型不锈钢进行了加板,加稀土;加板、未加稀土未加板,未加稀土的离子SNC三元共渗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时间条件下,加板,加稀土者渗层厚度最大;加板、未加稀土其次;二者均未加者最小,但它们的硬化效果盯同,均为HV0.1≥860。还探讨了溅射铁原子的氮载体作用和稀土的催渗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不锈钢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耐热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在汽车总成与零部件的制造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未来,伴随着多规格、新型高性能不锈钢材料的快速开发,相信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潜能还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与提升。基于此原因,对当前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中的主要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概述,并对应用最为广泛的奥氏体、铁素体两类不锈钢材料的焊接性、焊接工艺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旨在为不锈钢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选配及最佳连接工艺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奥低体合金脆性延尺断裂和氢脆断口的分析和比较,提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了奥氏体合金应力腐蚀断裂与氢脆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成分分析技术研究了YUS701奥氏体不锈钢ROF内罩在高温使用前后的显微组织变化特征、冲击断口形态及其对应位置的扫描金相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特点,提出了YUS701奥氏体不锈钢在超高温介、质环境长期服务过程中的脆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