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47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某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系统中的船体、螺旋桨、天然气发动机、可逆电机和动力电池等主要部件进行参数匹配,研究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策略.针对周期性作业船舶运行工况,研究不同动力电池初始荷电状态(SOC)条件下动力电池等效天然气消耗量、天然气发动机天然气消耗量以及系统等效天然气消耗量.结果 表明,在动力电池初始SOC为0.5和0.9的仿真条件下,系统运行模式受到动力电池SOC边界条件限制,系统等效天然气消耗量显著增加;相较于采用天然气发动机推进的船舶动力系统,所提出的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节省4.66%~7.00%的天然气消耗.  相似文献   
2.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冷却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组对通风冷却的要求非常严格。根据混合动力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镍氢电池的特点及所需通风散热的要求,经试验分析了充放电时池箱中电池模块的测试分布情况,确定了电池箱的详细结构形式,同时考虑了绝缘和密封的措施。根据汽车的情况,介绍了电池箱的安放搭载状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型匹配控制的PHEV动态协调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发动机与电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基础上,设计基于模型匹配控制的整车动力系统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并在所建立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前向仿真模型上对该方法进行研究,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2个动力源的动力耦合过程,具有较高的转矩控制精度和很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并利用所建立的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台对该方法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12,(33):9-9
宝马日前宣布,将在日本市场销售3系“ActiveHybrid3”混合动力车。价格为699万日元起,预定从9月开始交车。  相似文献   
5.
轻度并联混合动力系统如图1所示,轻度并联式混合动力(以下简称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含ECU)、离合器、变速器(含耦合器)三个传统传动部件以及电机、电机控制器、整车控制器(VCU)、储能系统四个电气部件构成。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整车控制器(VCU)通过采  相似文献   
6.
7.
韩超 《商用汽车》2014,(13):93-96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领先、交通发达的国际化大城市之一,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与沉淀,在绿色交通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在节能减排技术路线选择上,上海似乎对混合动力公交车更加青睐。  相似文献   
8.
高铁路基沉降组合预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有关理论和流程仍不清晰,在梳理常用单项预测法适用性的同时,对高铁路基沉降评估指标进行了归纳总结,定性和定量分析了组合预测模型筛选策略;围绕并联式组合预测权重和最终沉降量的确定展开评述;应用工程实例展现了整套流程.以期为预测评估工作提供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及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采用了驾驶意图识别的模糊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平台和CRUISE软件进行联合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逻辑门限控制策略,驾驶意图识别的模糊控制策略可以明显提升整车燃油经济性,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欣  郝小健  李从心  岑艳 《汽车工程》2005,27(2):141-145
分析了并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动力总成的构成及主要传递参数,阐述了电力辅助控制策略以及控制逻辑的具体实现,建立了PHEV动力总成各子系统包括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等的仿真模型,利用建立的仿真软件进行了控制策略及其控制参数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电池特性及发动机运行参数对整车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控制要求,调整相应的控制参数值,可以达到改善整车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