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用弹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陆炮,航炮和舰载火炮系统能够实现完全的通用性和互换性,那么将会大大降低舰载火炮的研制成本。火炮系统和灵巧弹药不同,后者可以极高的命中概率来弥补其昂贵的前期研制费用。人们也许永远达不到理想的“百发百中”,但是精密制导药已经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2.
阀片表面喷丸强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厚度不足1mm的薄型压缩机阀片,在通常的喷丸工艺下很容易产生过大的变形和粗糙度过大而报废的问题,进行了玻璃弹丸的喷丸工艺方法提高阀片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并测试分析了阀片变形、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以及表面硬度等主要影响阀片疲劳寿命的因素,研究表明,玻璃弹丸的喷丸处理,可保证较小的阀片变形、使表面粗糙度降低、并在表层产生压应力,可有效提高压缩机阀片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4.
高速弹丸侵彻储油容器液固耦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阿漫  杨树涛  姚熊亮 《船舶力学》2010,14(9):998-1007
为了探讨高速弹丸侵彻储油容器的液固耦合作用机理,采用大型动态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对空载、4/5装载和满载三种装载状态下的侵彻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三种装载状态下弹丸速度衰减曲线和储油箱体的损伤变形特征,并对侵彻过程不同阶段的动力学特征和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燃油对高速弹丸侵彻油箱的动力学过程影响很大,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吸收更多弹丸的动能并将其转化为与燃油接触箱体的变形能,这往往会带来箱体整体性的破坏,在储油容器的结构强度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5.
古刚  李宣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5):32-37
一体化弹丸主要由电枢、弹体和弹托组成,弹托在轨道炮内起着支撑并保护弹体的作用。一体化弹丸出膛后,弹体与弹托分离。为研究一体化弹丸出膛后弹体、弹托瞬态分离的行为状态,本文建立了一体化弹丸二维分离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控制方程和6DOF外弹道控制方程以及标准型k-ε湍流模型,采动网格技术(光顺法和局部重构法),对一体化弹丸出膛后弹体、弹托的动态分离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不同时刻下分离状态的流场及相关的运动参数。分析弹托和弹体在分离过程中的弹道特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仿真计算了某次口径炮弹的膛内运动过程.通过与以往的计算方法相对比,选取了更适合这一动态非线性过程的LS-DYNA软件进行仿真.基于一定的假设,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仿真计算了弹丸在炮管内膛的运动,分析了发射过程中弹体的结构强度.通过用LS-DYNA软件仿真分析次口径炮弹在膛内运动,更有助于合理设计总体方案,使导弹总体性能指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付不断发展的巡航反舰导弹,美国已研制出世界第一门速射电热炮的演示炮及其配用的小口径灵巧弹药。这种炮具有比较常规发射药火炮更高的初速,且易于改进弹道控制,使用指令制导动能直接命中击毁的弹药提高了命中概率。与之相配套的演示用精确跟踪和瞄准用综合有Ku/W双波段雷达也已交付海军,并进行了试验。这一系统将为海军提供一种效能更好的点防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型舰炮运用ADAMS软件建立了该型舰炮的弹炮耦合动力学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该型舰炮发射时,弹炮耦合对弹丸初速的影响和计及弹丸作用时对身管后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圆锥、球缺组合药型罩高效聚能战斗部展开研究。分析其作用机理,建立该战斗部侵彻圆柱壳靶板的力学物理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表明,该战斗部利用聚能射流能为后续EFP弹丸随进破坏提供运动空间,增强对目标的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弹丸动爆实验组织难,系统复杂等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图像计算弹丸终点参数的新方法,简化了动爆实验所需的复杂测量系统平台,通过视频图像中弹丸位置姿态的提取计算弹丸终点参数.论文采用了改进的减背景法进行目标定位与跟踪,根据弹丸边界确定弹丸姿态,再由投影变换和立体视觉原理求得目标实际位置和姿态,并运用VC2010和OpenCV2.2软件平台设计了仿真系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方法实用可行,运算速度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