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45篇
综合类   89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17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东南亚地震海啸灾难发生以来,灾情的进展一直牵动着宇通重工全体员工的心,为了给东南亚海啸灾民献上一份爱心,积极帮助灾区人民救灾和重建,2005年1月11日下午,宇通重工举行了为东南亚地震海啸灾区捐款仪式。2005年1月12日,带着宇通重工员工深情厚谊的救灾款通过河南省红十字会送往地震海啸灾区。  相似文献   
2.
李彬 《珠江水运》2005,(4):48-50
2004年12月26日,突如其来的世纪大海啸,使得几十万人罹难,一百多万人无家可归,数百万人缺衣少食……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这次世纪大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的不幸和灾难使我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3.
《铁道建筑技术》2010,(4):91-91
报讯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曾参与汶川地震救援的中联重科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通过产品的GPS定位系统紧急寻找并调集玉树附近地区的中联工程机械产品火速集结。4月15日晚11点,首批12台汽车起重机星夜从西宁出发,于16日晚到达玉树,成为全国第一支到达地震灾区的工程机械专业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4.
民族的脊梁     
5月12日的一场大地震,留给我们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当天夜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赶赴灾区,此后的日子里,大伙都通过电视画面看到一位66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的场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在灾区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的镜头。那一刻,相信所有的国人和我一样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5.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各搬场企业积极认真和负责地做好本单位川籍职工的安抚、救助工作。经了解,搬场行业2100名职工中有四川籍工人410多名,其中不少工人的家乡正处于灾情严重的四川省青川、理县、绵阳地区,有的父母双双赴难,有的亲人下落不明,有的家中房屋倒塌。危难之中见真情,所在搬场企业千方百计关心四川籍工人.体现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6.
理性看世界     
《轿车情报》2010,(6):6-6
到今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整整2年了。当时人们在心灵上受到的震撼如此强烈,几乎人人都时刻关注着地震灾区的情况,人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真正体现出“大爱无疆”的民族气节。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有所淡忘。今年伊始,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陆续发生;4月,青海又发生了大地震;同时,云南地区的大早,北方春季的大雪,直至现在广东地区的水灾,灾难似乎已经出现在了我们的四面八方,而人们的危患意识似乎也被折磨得不那么强烈了,再提起“2012”的时候更多地带有一种自嘲和无奈。  相似文献   
7.
小亮 《广东交通》2009,(3):26-26
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过去一年来,广铁集团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向四川灾区运输救灾物资累计586批次5254节列车,有力支援了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8.
从西宁到玉树八百多公里的救援线上,每天都有数千辆车满载希望奔赴灾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雪域高原大救援背后,有这样一群共产党人,他们在灾难发生后夜以继日地工作,但他们的身影却不在公众的视线中,他们的战场就是在车辆调度指挥点。在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和物资得以有序进入灾区。  相似文献   
9.
继5月13日陕汽集团对四川地震灾区首批捐赠款物100万后,今日又将捐赠价值60万元的2000个千斤顶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工作。截5月14日,陕汽集团向灾区献爱心捐赠款物价值超过160万元。  相似文献   
10.
时代 《驾驶园》2008,(6):4-9
5·12四川大地震,不仅牵动着全国亿万民众的心,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华民族举全国全民之力,各路人马、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向四川、涌向北川、涌向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本刊特派记者,随着抗震大军,于5月20日来到了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北川!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被震倒的房屋,记录下不屈的灾区人民,记录下成千上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