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9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广珠公路二期改建工程钟村至林头桥段全长10.7km。该路段地处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路基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沿线大部分经过水稻田、鱼塘)影响,处于中湿和潮湿状态。除林头桥附近1.4km和慢车道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石屑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加快公路养护事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养护管理水平与效益愈来愈重要,而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是现代公路养护作业的根本手段,只有实现高水平的养护机械化,才能保证公路养护作业的高质量和高效益。1 引进沥青洒布车和石屑撒铺设备对提高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质量与效益的意义山东省公路沥青路面主要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修建,目前已普遍进入大中修期,面临着繁重的养护任务。在沥青路面的养护作业中,使用较广泛的有稀浆封层、罩面和沥青表处等几种施工工艺。但稀浆封层只是针对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预防,起到…  相似文献   
3.
以复合改良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为研究对象,在膨胀土中分别掺入水泥和石屑、石灰和石屑进行复合方法改良,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将试验结果与石屑改良膨胀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膨胀土分别掺入水泥和石屑、石灰和石屑进行复合改良,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均有大幅度的提升,且水泥和石屑复合改良方法的效果优于石灰和石屑复合改良方法。在膨胀土中掺入石屑,同样能有效提高膨胀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复合改良方法与单一改良方法对比,在相同掺量条件下,复合改良方法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值远大于单一改良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膨胀土的物理改良方法,研究了石屑作为膨胀土物理改良材料的可行性。对石屑不同掺加量的膨胀土混合料进行颗粒筛分试验、标准击实试验、液塑限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CBR试验以及回弹模量试验,研究石屑对膨胀土的活动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值、CBR值以及回弹模量值等物理力学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石屑后,能有效降低膨胀土的活动度,显著提高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和回弹模量等力学指标;当石屑掺量大于15%时,膨胀土活动度的降低幅度,以及无侧限抗压强度、CBR和回弹模量提高的幅度变小。  相似文献   
5.
石屑代砂配制C50预制件商品混凝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用石屑代替河砂配制香港西部铁路预制件工程C50商品混凝土的过程及试验研究情况,并对混凝土实际生产应用效果和推广应用价值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半刚性材料以其强度高、造价低廉、原材料来源广泛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基层,但由于半刚性材料抗裂性能不理想,导致公路使用寿命大大下降。为解决这个难题,采用新型灰渣基胶凝材料HAS土壤固化剂进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用HAS土壤固化剂替代水泥做基层固结材料时,可以明显改善基层收缩性能。同时,在固化剂中添加粉煤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基层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用石屑代砂进行振碾式混凝土路面试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用石屑代替河砂修筑振碾式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新的施工工艺及方法,为废物利用和降低工程造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以及桥面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橡胶沥青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同时还起到粘结层和防水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石屑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屑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屑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明显要好于普通混凝土,碳化和钢筋锈蚀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