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73篇
综合类   99篇
水路运输   279篇
铁路运输   11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紫辰  钟亮  葛晨曦 《水运工程》2022,(11):145-151
阶梯形丁坝在航道整治中应用广泛,脉动流速的空间相关结构是紊流相干结构的重要组成,可有效反映阶梯形丁坝区的流场特性。基于阶梯形丁坝区明槽紊流PIV流场测试资料,分析阶梯形丁坝区脉动流速空间自相关结构与互相关结构的分布特性,研究脉动流速空间相关结构沿主流、水深及槽宽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纵向脉动流速自相关系数Cuu与垂向脉动流速自相关系数Cvv均为正值;自相关系数在0.3~0.9区间内的等值线,其分布范围随着水深增加而减小,随着与丁坝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近坝区纵、垂向脉动流速互相关系数Cuv与垂、纵向脉动流速互相关系数Cvu云图在丁坝下游约一级丁坝坝长范围内出现基本对称的正负分区现象;一级丁坝附近Cuv及Cvu云图中相关性较强的等值线分布范围在近坝区较大而水槽中心较小;水槽中心附近,脉动流速空间互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的等值线基本分布在二级丁坝上方,Cuv为正,Cvu为负。  相似文献   
2.
通过某护卫舰球鼻首设计、模型及1:1实物静态试验,说明护卫球鼻首型线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使其外形对外总阻增值最少,还需考虑使其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试验及实船试航证实某舰球鼻首型线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从动力分析角度,通过对往复式压缩机引起管道振动原因的分析,提出控制管道振动的方法;以海上已投产平台管道布置为例进行振动分析,通过计算管道因脉动引起管道振动的不平衡力,确定抑制管道振动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青藏高原大风天气多,空气密度小,大风对铁路运输安全的影响与低海拔地区差异较大。利用车辆动力学原理建立列车临界翻车风速模型,分别计算青藏铁路海拔3 000 m和4 000 m冻土和非冻土地区的临界翻车风速和危险翻车风速,以及给定风速条件下车辆限制速度。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铁路临界翻车风速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随冻土路基病害出现而降低。参考英、日等国大风标准,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根据危险翻车风速和临界翻车风速,初步提出青藏铁路海拔4 000 m地区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冻土地区线路出现病害情况下的安全行车标准及特定运行条件。提出列车限速运行、增加车辆载重、提高列车编组水平、提高司机操作水平、改善棚车顶部外形、加强货运检查、注意车辆防溜和风沙地区线路检查等大风天气运输组织措施。  相似文献   
5.
桥梁结构脉动测试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用于桥梁结构动态测试的方法即脉动测试法,该方法通过应用于一连续梁桥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并列弹性双圆柱体流体脉动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并列弹性双圆柱体在均匀流场中的脉动压力及其动态响应,给出了双柱间距直径比T/D=1.75,2.5,3.5和4.19×104<Re<9.1×104范围中柱表面脉动压力沿圆柱周向的分布以及脉动升力和阻力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柱的振动对其脉动升力和阻力系数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浅槽风力加速堤构成特点、空气动力学原理为依据,通过野外现场实测和室内风洞模拟实验,对获得的浅槽风力加速堤的气流场、风压、输雪效果等数值进行分析,阐明了浅槽风力加速堤的输雪机理,建立了判别浅槽风力加速堤设置合理性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