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问题,根据我国于2005年签署的《反腐败国际公约》,我国政府提出了“教育、预防、惩罚”相结合的反腐败理念,而教育体制在其中占据首要位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惩防教育体制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我国建立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公车问题上的腐败,“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总有人呼吁公车制度要改革,根绝公车私用这个医不好的顽症;堵住公车这个堵不住的黑洞。不妨选用见诸报端的几个数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一大批大案要案受到查处,一批腐败分子受到惩办,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初步纠正和遏制,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腐败现象又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和特征。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有些任务落实得还不够好,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遏制,工作仍然相当艰巨,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可见,要彻底治理消极腐败,不仅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而且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和不断采取相应对策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建筑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各地区、各单位的建设项目也明显增多,但工程项目投资浪费、工程质量低劣以及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也随之而来,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使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地确定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国有企业腐败问题屡屡发生,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损害了国企的声誉。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本文从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廉洁风险管控、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纪律宣传教育、落实执纪执法责任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潘颖 《经济导报》2007,(18):24-25
在“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的争论热潮中,有专家指出,应该反对的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国进”,和实际上通过贱卖完成“私有化”改造的“国退”;同时主张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国进”,和国家放弃通过权力调拨经济资源的“国退”。在国企的改革中,最终还需要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对权力进行监督约束,铲除腐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占永红  阎铭 《中国水运》2006,3(1):215-216
对交通建设领域腐败产生的环节进行了分析和透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交通建设领域腐败多发的根源,提出了有效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过度干预导致的寻租活动是解决交通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官场生态有四个主要的“物种”:政府、官员、商人和公众。其中,政府是一个最强悍的庞然大物,掌握公共权力的官员是政府的手足,能量巨大。商人和公众则是此生态中的弱者,他们离不开掌握权力的官员,因此尽可能地“套近乎”。  相似文献   
9.
不仅国有企业的高管有政府背景,民营企业同样希望有更多的具有政府背景的人员担任公司高管,这反映了中国企业与政府难以割舍的关系。公司治理行政化是官商勾结的根本原因之一,而杜绝官商勾结必须强化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0.
范军 《珠江水运》2008,(6):57-58
腐败是社会的毒瘤,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腐败的预防和惩治尤为重要,否则,这颗肿瘤就会快速蔓延,危害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预防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反对腐败、清除腐败,是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方针和政策。监督是有效地预防腐败、保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保持党长期执政地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