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07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河航道标牌是以形状、颜色、图案和文字向所有过往船舶提供管制、警告、指引功能的助航设施。航道标牌不仅仅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内河航道服务能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战略性资源的有益补充。白天阳光充足照度下,标牌都具有良好的可视距,容易被发现和阅读,而夜晚低照度下,航道标牌可视距不足,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它的作用。文章以苏州内河航道为例,基于夜间可视距调查分析了苏州苏西线五福桥段航道标志牌建设中发光标牌设置的必要性。结果表明,在内河航道上设置发光标志标牌,可大大提高夜间可视距,更容易被船舶司乘人员发现和阅读,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视距要求对路线平、竖曲线半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近年来公路路线设计的总结,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出发,通过计算和对比分析,对平竖曲线半径的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计算超车视距的“三过程五距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的超车实际上存在压线尾随,加速行驶,匀速行驶三个过程,文章以此为基础,以319线长沙至益阳境为试验路段,运用统计学,交通工程,运动学等原理提出了计算中国平微二级公路超车视距的“三过程五距离法”,视距值较原部颁标准有较大下降。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由于受到建设条件制约经常会采用较小的平、纵线形指标,其中地下道路和高架道路的曲线路段由于受到中隔墙、侧墙、结构顶板或防撞墙、防眩设施、声屏障等结构物的影响,易造成视距不足,为道路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总结分析行车视距验算方法及规范要求值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解析法计算得到城市道路不同设计速度和视距要求下的平曲线、竖曲线半径对应值,并提出了视距不足时的优化设计措施,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竖曲线上的车速、视距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运行车速的模拟多从平曲线着手,涉及到竖曲线的研究不多;另外,现有竖曲线视距模型也存在不足。因此,本文从竖曲线的车速入手,介绍了代替竖曲线中常用的计算行车速度的运行车速模型,并加以对比,选出较为符合实际的运行车速模型;并提出竖曲线的NCHRP视距概念,代替从AASHTO视距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引入分段式三次抛物线的概念,用以代替竖曲线中常用的圆曲线,以实例证明其优越性,对我国的线形设计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公路行车视距检验的三维表面模型方法,即采用三角网式模型表砂复杂多变的公路设计表面,通过检验司机视线与该模型是否相交而得到司机在任一桩位P处公路所能提供和保证的视距L,给出视距沿线分布图L-P,及时发现影响行车视中的不利因素,以便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ARENA模拟双向两车道路段上不同的超车视距长度下的超车行为,并建立风险指标。风险指标主要根据超车动作结束时,超越车与对向车辆间的最短时间距离确定。一共确定了六个风险等级,用于评价不同设计时速下的各种PSD长度的风险。利用此方法可以很直接的评价超车视距设计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确计算公路在三维空间中的实际视距,提出了空间视距的概念,通过延伸应用空间两点通视原理,建立了空间视距计算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发出对空间视距的实时检测技术,通过将设计视距、运行视距和空间视距3种视距对比分析,给出了发现视距不足的方法。与早前的视距计算方法和研究相比,该方法对正常路面、行车道空间视距计算准确,能够计算和分析公路路侧附属设施对视距的影响,为公路几何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嘉照 《公路》1990,(10):19-25,4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半径,其值为加宽前路面内缘的半径加上1.5米。在圆曲线内,它实际上是路中心线的一条等距线。因此认为,在直线上和缓和曲线段,行驶轨迹也是路中心线的一条等距线。这条等距线与路中心线的线距为D=B╱2-1.5(米) (B是路面宽)一、视距曲线方程如图1,视距曲线是消除横净距的边界。  相似文献   
10.
分期分幅修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投资效益,交通需求等方面因素,适宜采用分期分幅修建高速公路,针对其交通特性发生的变化,如何解决好初期双车道公路的交通安全,进行合理有效的交通组织,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行车安全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分析分期分幅修建高速公路的交通特征入手,提出了一些改善交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