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从时刻表协调的角度,建立了不同到站间隔下地铁同台换乘站聚集人数的计算模型,并且采用Anylogic软件对乘客的实际集散行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模型计算得到的站台最大聚集人数相近,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在两方向列车发车间隔相同的情况下,同台换乘站的最大聚集人数随着两方向列车到站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在算例的假设条件下,当两线路列车同时到站时,站台聚集人数最多;在此基础上,两线路列车的到站间隔时间每增加30 s,站台的最大聚集人数减少一定人数;当到站间隔时间达到150 s时,站台最大聚集人数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站人群集散能力瓶颈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轨道交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地铁站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引发地铁站内拥挤位置的人群集散风险评价及人流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选取人流密度、关联人群组数和人流负荷率作为瓶颈点风险的评价指标,给定各指标的量化打分方式并制定各得分情况下指标的风险等级。借鉴LED评分法,提出风险值计算公式D=K·N·S以确定人群集散风险等级,为集散管理提供判断依据。结合武汉市洪山广场地铁站乘客流通情况,采用Anylogic仿真模拟得到相关人流参数,根据制定的瓶颈点风险评价标准对其风险进行评价,得出该车站整体集散风险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并针对结果提出应加强乘客引导,增设栏杆分流及增加检票口等风险控制策略。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为地铁站内人群集散瓶颈风险评价及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型客运枢纽站安全应急疏散计算机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客运枢纽站是重要的旅客换乘集散场所,由于其内部功能区位布局和客流分布比较复杂,因此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小事故伤亡率,防止事故发生后产生群死群伤的现象,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北京南站为例,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北京南站地下一层的旅客疏散流线,并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基于Anylogic仿真技术的北京南站客流组织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北京南站地下一层客流组织的复杂性,依据站内功能区位布局及客流分布特征,利用Anylogic微观动态仿真软件对北京南站地下一层客流进行了仿真分析.建立了客流组织动态仿真环境模型,设计了仿真流程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站内的客流拥堵瓶颈分布、排队长度、等待时间等多指标评价分析,提出了客服设备(检售票系统设备、安全检查系统设备、换乘通道服务设备等)合理配置与运用管理的优化方案,为实际运营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往对港口生产作业状况的分析均集中于基于船舶流的航道通过能力研究。将港口生产运营视为随机的服务系统,考虑通航环境的各种随机因素对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并兼顾航道与泊位、锚地的匹配性。研究运用多智能体仿真技术,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平台,分析船舶进出港全部流程的逻辑结构,建立模拟港口生产运营系统的仿真模型,科学、客观地反映港口的实际生产运营情况,可为港口规划布局和航道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利用Anylogic行人库,通过建立火灾发生时的行人疏散微观仿真模型,考察地铁站安全出口的宽度设置与人员疏散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发现,同一到达速率下,人员疏散时间随安全出口宽度的增加呈现递减趋势;出口宽度增加到临界安全出口宽度时,再增加出口宽度,疏散时间趋向一定值;不同到达速率下,人员密度较高的情况下,出口宽度的增加对疏散时间的影响比人员密度较低的情况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喻敏 《隧道建设》2016,36(3):301-308
地铁换乘站是连接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桥梁,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是全线车站设计的重点。以青岛地铁江苏路站为例,从换乘形式的角度,对3个换乘方案从车站换乘及服务功能、附属设置和工程可行性、设计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选,最终选择了方案2。对存在多个通道换乘的方案,客流组织方式的分析也至关重要,以某一方案为例,采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换乘形式进行了客流仿真,从量化的角度对换乘客流流线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该方案以单向循环为主、双向循环为辅的换乘客流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集散能力瓶颈会导致车站内部分区域出现严重的客流拥堵现象,降低车站集散效能,影响乘客出行效率和安全。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集散能力瓶颈内涵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拥堵强度的瓶颈识别方法。构建基于累计 Logistic 回归的拥堵强度判别模型,结合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验证。以北京地铁东直门站为例,结合 Anylogic 动态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实时地识别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集散能力瓶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