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原有基于TB/T 2760—1999标准设计生产的光电式转速传感器在机车速度提高后不断发生故障的现象,采用高速编码器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产品整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后传感器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试验验证以及在各机务段的批量装车考核表明,新产品性能优良,各项性能指标均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治带片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治带片中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Lichrospher-NH2(4.6 mm×250 mm,5μm),C18保护柱;流动相:乙腈-无水乙醇-0.5 mol/L磷酸水溶液(80∶10∶10);检测波长212 nm;流速1.0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线性范围均为1.0-10.0μg/mL,回归方程苦参碱为:C=1.201×10-4A+0.161,r=0.9992;氧化苦参碱为:C=1.366×10-4A+0.221,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和99.4%,RSD分别为1.48%和4.33%。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健脾补血片中阿魏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Lichrospher C18(4.6 mm×250 mm,5μm),C18保护柱;流动相:乙腈-0.378 mol/L冰醋酸水溶液(30∶70);检测波长321 nm;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阿魏酸质量浓度在1.0-1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26%。结论HPLC可用于健脾补血片中阿魏酸的质量浓度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无伤害的混合唾液浓度—紫外分光技术,通过6名志愿者研究了三种苯妥英钠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这些制剂是:包以淀粉薄膜的苯妥英钠粉、普通压制片和糖衣片。此技术是早些时候由我们提出来的。在三种制剂的唾液浓度—时间曲线上以AUC比较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方差分析表明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1),结果指出三者是等效的。由於普通压制片生产上经济,故推荐此剂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罗红霉素分散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1 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 ,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 ,单剂量口服国产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 30 0mg ,用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经 3P97程序拟合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 罗红霉素分散片和胶囊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 ,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 :T1 / 2 β分别为(1 4.76± 2 .77)h和 (1 4.92± 3.1 2 )h ,Tmax分别为 (1 .38± 0 .2 3)h和 (1 .63± 0 .2 3)h ,Cmax分别为(8.37± 0 .66)mg/L和 (8.2 3± 0 .63)mg/L ,AUC0→∞ 分别为 (91 .84± 1 1 .90 )h·mg/L和 (88.55± 1 0 .70 )h·mg/L。经统计学分析 ,两制剂的Cmax和AUC0→∞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罗红霉素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 0 3.75± 5.58) %。结论 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头孢羟氨苄分散片与颗粒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交叉口服500mg头孢羟氨苄分散片与颗粒剂后的血药浓度,计算两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头孢羟氨苄分散片与颗粒剂的Tmax分别为(1..61±0..44)h和(1..58±0..35)h;Cmax分别为(16..0±2..06)mg/L和(16..4±1..99)mg/L;t1/2分别为(2..22±0..26)h和(2..22±0..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60..2±9..79)mg·h/L和(60..7±9..76)mg·h/L;头孢羟氨苄分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3±6..51)%。结论 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