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9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珠江水运》2013,(18):39-39
中国一东盟合作共赢模式是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一大亮点。然而,在经贸合作火热的背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依然面临着贸易壁垒多领域存在、各国政治互信有待加强等诸多挑战。“热”与“冷”并存的现状,显示了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港口科技》2010,(1):46-47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作为我国对接东盟的前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初步成型,成为联系我国两南地区和东盟国家的核心枢纽。  相似文献   
3.
1月1日,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双方90%的贸易产品实现零关税,为中国汽车的出口提供了一次契机。但东盟各国国情迥异,此外,经营壁垒、经营障碍频繁,因此,中国汽车在上述国家中的竞争优势并非如一些专家而言的那样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赵晨 《中国海事》2014,(10):12-13
"一江春水,连云贵湘粤;半挂云帆,达港澳东盟",在2013年的贺岁微博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准确描述了西江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战略,精妙道出了西江的深刻内涵:它不仅仅是横贯东西的自然水系,更是一条合作多赢的水路"大通道"。她贯穿4个省会城市、40多个地级市、200多个县,涉及GDP一万多亿元,是西南地区出海水运主通道,也是构筑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出海通道和沟通广东及港澳的重要纽带,在国家内河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内河水运建设重点“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重要“一横”。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专用汽车企业正在不断崛起壮大。这些企业除了巩固国内市场外,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外,如近几年新兴的东南亚市场(以东南亚10国联盟的区域市场)。东盟成员国每年举办的东盟博览会也加深了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增强了相互间的贸易交往。逐渐建立起来的东盟自由贸易区,更给中国专用汽车出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嘉诺 《汽车与配件》2009,(51):36-38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设立,有望打破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大幅降低中国企业运营成本,将为中国汽车进军东盟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  相似文献   
7.
经过10年漫长的谈判,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之门终于在今年1月1日打开。自此,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和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10国建立起更紧密的贸易关系。今年一季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显示威力。来自国家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3月,中国-东盟进出口贸易额达629亿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我国外贸总额44%的同比增幅,东盟成为我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8.
伴随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泛北部湾区域经济与合作的宏大前景和深厚潜力,已经并将继续展示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愿景:以北部湾和南海连成的海域为中心、包容中国和东盟11国100多个各类主要港口的国际港口群,将在不久的将来迅速崛起为世界性的大港及区域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9.
周玉敏 《运输经理世界》2010,(21):I0035-I00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给上汽依维柯红岩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日前,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蒋盛华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0.
郭曦 《中国电动车》2010,(10):68-68
文章阐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广西获得的机会以及面临的问题,并指出要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实现广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