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5篇
水路运输   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故障现象:一辆韩国现代索纳塔(Sonata)轿车,已行驶近3万公里,当发动机冷启动时困难,待温度升高以后工作才正常。经询问驾驶员得知,此车装备的是4缸电子燃油喷射式发动机。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某混动发动机静置一段时间后启动过程中VVT的敲击噪声,通过试验测试研究,梳理了VVT敲击噪声产生的机理。同时明确了由于混动发动机启动速度更快,VVT腔室无法快速充油,更易产生长时间持续的敲击噪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VVT油路容积、油道单向阀和锁销间隙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测试逐一验证其效果。最终通过收紧锁销间隙,快速解决了首次启动过程中VVT敲击噪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研究车辆在WLTC(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Duty Test Cycle,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循环)工况下,常、低温冷启动的排放特性。利用CVS(Constant Volume System,定容取样系统),分别在-7℃和22℃环境温度条件下,对两台搭载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汽油车进行排气污染物和颗粒物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冷启动条件下,CO、HC和NOx的排放量分别为常温冷启动下4~6倍、9~12倍以及5倍左右,PN(Particle Number,颗粒物数量)较常温冷启动高出一个数量级,车辆的排放性能明显降低。研究为车辆应对国Ⅵ排放法规应采取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车型:2011年新君越LAF,配置2.4L发动机。VIN:LSGGF53W4BHxxxxxx。行驶里程:111497km。故障现象:车辆冷启动熄火,熄火后可立即重启,发动机故障灯长亮。通常早起故障现象出现,冷启动后怠速喘动,喘动一会儿后熄火,熄火3~4次后一整天故障也不会再出现。故障诊断:在接到客户报修后,按照SBD流程进行了如下检查。  相似文献   
5.
液压转向系统冷启动沉故障在北方冬季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故障,论文针对故障产生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产生故障的常见原因及改进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如何确定故障源从测试方面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6.
7.
发动机冷启动后,排放及快速暖机需要较高的发动机转速,车辆在冷启动后易出现制动踏板变硬、制动效能不足的问题,尤其在高原地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中通过对某一车型的ESP增加HBB(Hydraulic Brake Boost)功能并优化发动机在挡怠速的控制策略,改善真空助力泵的真空度水平来增加辅助制动,满足正常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前,汽车行业燃料电池发动机普遍实现了-30℃启动,且燃料电池汽车冷启动能耗低于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冷起动能耗。为实现低能耗的快速启动燃料电池汽车,总结和梳理了冷启动技术理论和大量的试验和优化方案。从部件设计布置、管道设计、开关机与吹扫策略、冷启动故障诊断策略和辅助加热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冷启动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并通过台架和车辆测试进行了验证。立足工程应用,通过结构优化、策略开发和故障诊断及保护机制,提升燃料电池发动机可靠性和低温冷启动成功率,降低冷启动失败风险和对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赵航 《汽车知识》2009,(3):100-101
冷启动困难? 冷启动时怠速抖动? 加速困难? 油耗猛增? 这些可能都是发动机内部积炭过多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冷却系统工作状态如图7~图9所示. 在发动机冷启动时,主水泵是不起作用的,是由增压空气冷却泵V188来产生循环的.V188让冷却液流经低压废气再循环冷却器然后再流经暖风热交换器.回流是经过发动机机油冷却器的,该冷却器在这个时候的液流方向与正常时是相反的.缸盖内的循环可保证缸盖温度不至于达到沸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