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6篇
综合类   38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13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公开钥密码体制在网络通信安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一个设计不完善的通信协议可使得一个“主动”的入侵者不需击皮密码体制就可明文或进行破坏。论文首先给出协议的形式化描述,然后讨论了协议的安全性,可鉴别性和可验证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测设简讯》1993,(2):48-48
近年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狠抓宣传、执法、监督等法治建设重要环节,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工作,国土资源法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广东海事局政务公开、执法监督举报电话语音系统于日前正式开通。该系统主要有投诉举报、政务公开、语音信箱、电子公告等功能。只要拨通免费电话8008302286,就可以举报广东海事局及属下各直(附)单位工作人员违纪违法、失职渎职行为,或查询广东海事局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执法监督举报电话语音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和信息公开进程中的档案编研工作概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业务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馆(室)主动、系统和广泛地开展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提高了档案馆(室)的工作水平,加速了信息传递速度,扩大了信息传递范围,实现了资源共享,保护了档案原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部门面临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的挑战,档案工作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向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档案编研工作也面临新的变革。因此,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拓宽思路,加大编研工作的力度,已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课题。为此,本刊举办《基于信息化和信息公开的档案编研工作》讲座,邀请特约作者、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档案学硕士点负责人、四川省秘书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存勋同志主讲,分6期介绍信息化、信息公开与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编研成品的类型,档案编研的基本程序及几种档案编研成品的编制等,希望能对大家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厂务公开制度在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得到了职工的认同和拥护,被誉为"阳光行动"和"凝聚力工程".当前,在厂务公开普遍推行、广泛开展并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下,我们还必须重视厂务公开的难点,看到工作中尚存的不良现象及问题.  相似文献   
6.
沃尔沃3CC     
《轿车情报》2005,(2):23
在去年上海米其林必比登挑战赛上3CC电动概念车首次公开亮相,这款环保概念车超越了现在汽车的范畴,充分体现了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任诗发 《商用汽车》2021,(5):119-121
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4月重卡销量19.8万辆,环比下降14%,同比小幅度增长4%,即近来一直处于高位增长的重卡市场增幅明显"缩窄"。1-4月重卡销量73万辆,同比增长57%,比1-3月93.2%的增幅收窄近36百分点,重卡一路高歌猛涨的势头在1-4月有所"收敛"。那么,2021年1-4月重卡市场有哪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一、信息公开为档案利用服务发展提供了优越环境和基础条件 档案利用服务是档案工作为经济、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带动了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其中信息公开,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进步的潮流,也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集装箱化》2013,(8):2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经济与管理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百年积淀,学校已成为国家航运事业的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的重要基地。学校地处东海之滨的上海临港新城,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