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42篇
  免费   725篇
公路运输   10200篇
综合类   5567篇
水路运输   37821篇
铁路运输   7120篇
综合运输   959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998篇
  2022年   735篇
  2021年   1061篇
  2020年   1107篇
  2019年   1092篇
  2018年   486篇
  2017年   745篇
  2016年   903篇
  2015年   1282篇
  2014年   2152篇
  2013年   2065篇
  2012年   3009篇
  2011年   3147篇
  2010年   2982篇
  2009年   3307篇
  2008年   3445篇
  2007年   2914篇
  2006年   2738篇
  2005年   2492篇
  2004年   2581篇
  2003年   2618篇
  2002年   2285篇
  2001年   2004篇
  2000年   1874篇
  1999年   1485篇
  1998年   1480篇
  1997年   1805篇
  1996年   1658篇
  1995年   1453篇
  1994年   1151篇
  1993年   875篇
  1992年   934篇
  1991年   1039篇
  1990年   708篇
  1989年   70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41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期召开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化部门第20研究组(ITU-T SG20)全会上,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牵头制定的首个船舶行业ITU国际标准ITU-T Y.4004《智慧海洋概述及其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要求》经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于2021年11月29日完成公示,正式发布。  相似文献   
2.
船舶碰撞的事故现场难以进行实地勘查和保留,传统调查主要靠收集证据进行定性分析,伴随海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船舶碰撞事故调查也逐步向多途径、科学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对一起真实碰撞案例进行模拟仿真,采用显示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定量分析出船舶碰撞不只发生一次。第一次碰撞发生在船B船头右舷外板处,历时0.5 s。碰撞后船A获得较大的横向速度,在水阻力下间隔2.9 s后与船B发生第二次碰撞,导致船A右舷舭部外板向内凹陷,船B艏柱出现条状划痕,上端碰撞点距吃水线约0.9 m,下端碰撞点距吃水线约1.7 m。定量分析结果与实船勘测损伤区域、损伤形式完全吻合,该结论被海事法庭所采纳。结果表明:定量分析可为船舶碰撞事故提供一种新的调查途径和推演方法,能够挖掘传统定性调查中所无法获取的二次碰撞、碰撞历时和碰撞损伤等事故推演信息。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绿色船舶的概念、重要流程与关键技术等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查阅文献,对绿色船舶在设计、建造、管理与拆解过程中的技术发展及瓶颈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绿色船舶领域在未来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型研究院所是集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大型研究院所档案管理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等传统档案工作的同时,在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应该深挖档案的信息属性和知识属性,积极向知识智能辅助决策转型。  相似文献   
5.
现代舰船的直升机起降时会通过轮胎将载荷作用于飞行甲板的板架上,这种载荷通常被称为轮印载荷。除此之外,相对于传统加筋板结构形式,I型夹层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强度等优点,是一种可以应用于船舶飞行甲板的新型结构形式。本文针对轮印载荷局部重载和位置不确定的特点,设计了合理的试验贴片方案及加载程序,并将试验数据与理论值对比,分析误差原因,研究I型夹层板架结构的板格在四种典型位置轮印载荷作用下的静强度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夹层板架结构在载荷附近测点的应力水平较大,同时其上面板沿船宽方向的弯曲应力大于沿船长方向的弯曲应力,而下面板2个方向的弯曲应力特性与上面板相反。这些结论对于I型夹层板架结构在轮印载荷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国内大跨径的斜拉桥的建设工程不断增多,有效的控制主梁悬臂的施工线形控制是确保斜拉桥合龙的关键,同时也是确保桥梁质量控制和建设安全的重点部分。而在施工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线型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难点。在下文中以某特大桥为实际案例,进一步探讨斜拉桥悬臂施工线型的控制,进而为后续其它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方法因缺少自适应蚁群调度优化算法,导致调度资源分析不足的问题。在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支持下,为更好地提升双向通航港口船只调度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出大数据分析下双向通航港口船只调度方法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双向通航港口船舶调度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接着对港口调度能力进行模型建立,根据获得的数据引入自适应蚁群调度优化算法,完成数据科学调度计算。通过实验对比方式,对提出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证明,对双向通航港口船只调度有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绿色和智能是当前船舶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提出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概念,并介绍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内涵、特点和系统构成;然后,从船舶航行、动力和推进3个方面分析了智能新能源船舶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智能新能源船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船舶的创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引领船舶技术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源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6):28-30
现有方法大多是针对近海领域,在200 n mile以外的海域存在着可视化图像逼真度差的问题,为此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舰船航行环境可视化方法研究。利用大数据中的最优插值算法处理舰船航行环境数据,以此为基础,利用LOD动态调度技术可视化环境要素点,通过空间坐标系可视化环境要素线,采用纹理映射技术可视化环境要素面,基于体绘制技术可视化航行环境体,通过环境要素点、线、面、体的展示实现了舰船航行环境的全面可视化。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现有代表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可视化图像帧频低、帧速率高,表明本文方法可视化图像逼真度高,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