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2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11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探讨应用冗余字典寻找信号稀疏表示算法的基础上,简介信号过完备表示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认为信号表示的稀疏性与冗余字典的非相干性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结合正在进行的信号过完备稀疏表示理论与应用研究的专项课题,理论上讨论了满足基追踪算法和匹配追踪算法精确重构条件以及多个正变基级联字典的非相干系数与精确重构条件的某些研究进展,并提出对于非正交基联合而成的级联字典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以下简称灯丝继电器)适用于铁路信号点灯电路。当12V25W双丝信号灯泡的主灯丝断丝时,它会自动地通过其一组后接点点亮副灯丝,并通过另一组接点向信号楼值班员报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疆吐库二线站改过渡工程,总结了几种既有线车站插铺道岔纳入既有联锁过渡工程的设计原则,电路处理方法等。对如何规范站改过渡信号工程设计,确保既有线联锁车站安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5线制道岔电路模拟试验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道岔室内模拟试验新电路,它适用于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正线S700K电动转辙机或ZYJ7电液转辙机5线制道岔电路的模拟试验,能够全面试验道岔室内动作和表示电路,克服了以往道岔电路试验不彻底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根据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启动、表示电路原理,结合日常处理故障经验,从室内到室外阐述了判断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启动电路、表示电路各种故障方法,为我们日常处理ZYJ7型电动液压转辙机启动电路、表示电路故障提供了准确、快捷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站改工程逐渐增多,或是单线改复线增加运能,或是延长股道适应万吨列车。既有站改的传统思路是边停用拆除既有道岔,边插入新道岔,新道岔插入后工务钉闭,电务将道岔表示纳入联锁。传统思路的站改方案停用设备时间长,封锁要点施工次数多,会对  相似文献   
7.
韩啸 《汽车与运动》2014,(1):110-113
<正>古人说"见微以知荫,见端以知末"。当我们进入英国人的小世界,便不难发现,为何一个顶着"绅士"帽子的国家会同时出现最贵、最简、最野、最传统的车虽然一直以来,"绅士"总是让人最先想到形容英国的词语。觉得英国人总是像福尔摩斯那样习惯叼着烟斗、拄着手杖,时不时上演一出黑色幽默,而此时的天气也必定是沉默的雾色。也许就是因为这浓雾迷惑了眼睛,人们才看不清英国血液之中流淌的执着。正是由于这种执著,黑色礼帽下的英国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统一的分化。  相似文献   
8.
遗失声明     
<正>西安思源科创轨道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不慎遗失CRCC认证证书原件:证书编号:CRCC10213P10957R2M-6产品名称:铁路信号变压器道岔表示变压器规格型号:BD1-7  相似文献   
9.
《运输经理世界》2008,(2):100-102
2007年,金旅的品牌主张为"诚信".这是金旅第一次清晰、信号强烈地提出品牌主张.从目前几大主流媒体的稿件统计数据来看,金旅在2007年的发布稿件量已冲入前三(尤其在客户言论收集方面,厦门金旅的稿件数量第一).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对词语的搭配有着共同之处,同时二者又具特点,本文笔者通过对英汉中词语的搭配进行对比分析,举例阐述其中一些词语搭配的现象,进一步指出二者词语搭配中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