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284篇
水路运输   610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液货船舶数量不断增多,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日益增多。文中试图分析两起发生在天津港的操作性污染事故产生的原因,浅谈目前液货船在装卸作业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在避免液货船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以及减少海洋环境损害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践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道路翻浆成因,并提出了多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带有改编能力限制的编组计划优化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一个非线性0-1规模模型,来描述带有改编能力限制的技术直达列车编组计划问题。能力约束增加了该问题的计算难度。这是一个NPC问题。因此,获得一个全局最优解是困难的。本文用模拟退火算法解该问题。该算法可以以很高的概率获得全局最优解。文末列出了两个数值例子,并分别同了考虑和不考虑改编能车约束两种情况下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中两重化脉冲整流器拓扑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其直流侧支撑电容电压谐波抑制为目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直流侧支撑电容容量的设计方法;然后分析了稳态运行时直流侧电压高次谐波的产生机理,并重点分析了两重化脉冲整流器载波移相控制方法对直流侧脉动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直流侧电压高次纹波主要分布在2倍开关频率附近,载波移相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直流侧2倍开关频率附近的纹波电压,从而减小直流侧电压纹波系数.因此在传统直流侧支撑电容容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载波移相控制可以进一步减小所设计的支撑电容大小.最后对未添加载波移相控制和添加载波移相控制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半实物试验测试.Matlab仿真和dSPACE半实物测试结果都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巴拿马运河扩建后,通航运河的散货船增多,前期建造的散货船由于系泊系统不合要求,不能通过运河的情况,根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2021年颁布的航运通告对系泊系统的布置要求,对某改造及新造两系列散货船,依次从艏、舯、艉部给出系泊系统的推荐布置,运营结果表明,船舶系泊系统布置方案满足相关规则及船东要求。  相似文献   
6.
建立超长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利用大秦线3万t重载组合列车长大下坡道制动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分析超长重载列车平直道制动工况时列车编组长度、机车无线同步控制延迟时间,以及长大下坡道常用全制动时坡度差、车钩间隙和ECP制动控制技术对纵向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4万~12万t超长重载组合列车编组长度对平直道常用全制动和紧急制动时列车最大纵向压钩力影响较小,均未超过2250 kN的安全限值;超长重载列车在平直道紧急制动时,同步控制延迟时间超过5 s时列车最大纵向压钩力达到1200 kN,但仍未超过安全限值;长大下坡道中坡度差对超长重载列车最大纵向压钩力影响较大,在60 km·h-1速度进行常用全制动且纵向力不超安全限值2250 kN的条件下,4万t超长重载列车允许的长大下坡道最大坡度差为13‰,10万t仅为5‰;超长列车采用新型无间隙车钩和ECP制动技术对减少变坡区段常用全制动时的列车最大纵向压钩力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货物列车编组计划(TFP)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编制是一项复杂的课题。目前,在编组计划编制理论和方法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研究对象、建模方法、求解算法分别介绍国内外TFP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比并评述国内外编组计划在编制流程、构成内容和建模方法3个方面的特点;最后探讨在优化方法和优化内容上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液化天然气(LNG)船的船体极限强度是衡量其安全性及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指标。LNG船在受到撞击损伤后的安全性,不仅取决于船体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还取决于其围护系统中的绝缘箱能否在船体损伤状态下承受结构变形所引起的应力载荷。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和ABAQUS软件,建立LNG船液舱围护系统以及舱段的有限元模型,模拟LNG船舷侧受撞击场景。在碰撞损伤基础上,对含有液舱围护系统的LNG船舱段开展极限强度研究,获取LNG船舱段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发现在船体达到极限强度状态之前,液舱围护系统不会失效。  相似文献   
9.
研究针对航空母舰飞行作业空间安全问题而开展。研究首先根据作业特点划分航母作业区域,针对飞行作业分析构成空间危害因素的来源,提出一套度量危险因素的空间关联安全水平指标,以便对危险因素的空间关系进行量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2套不同起飞作业布局进行安全评价;最后,并围绕航母飞行甲板作业空间安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This work addresses the formation phase of automatic platooning. The objective is to optimally control the throttle of vehicles, with a given arbitrary initial condition, such that desired ground speed and inter-vehicular spacings are reached. The steering of the vehicles is also controlled, because the vehicles should track a desired path while forming the platoon.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platoon formation problem, a cooperative strategy is formed by constructing a discrete state space model which represents the dynamics of a set of n vehicles. Once this model is set, a control method known as Interpolating Control, which aims at regulating to the origin an uncertain and/or time-varying 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 with state and control constraints, is utilized.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control method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approaches such a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MPC).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which suggest that the Interpolating Control approach can be seen as an alternative to optimization-based control schemes such a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especially for problems for which finding the optimal solution requires calculations, where the Interpolating Control approach can provide a straightforward sub-optimal solution.In the experimental part of this work, the control algorithms for the platoon formation and path tracking problems are combined, and tested in a laboratory environment, using three mobile robots equipped with wireless routers. Validation of the proposed models and control algorithms is achieved by successful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