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78篇
综合类   112篇
水路运输   192篇
铁路运输   39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线性负载会在三相车载逆变电源系统中引入谐波,损伤用电设备。为了降低逆变电源输出电压谐波含量,文章研究了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算法的谐波抑制方法 ,主要抑制电源输出的5次和7次谐波。通过仿真模型和实物试验,测试了传统瞬时控制方法和准比例谐振控制方法的差别。结果表明,准比例谐振控制方法既能消除输出电压中的特定次谐波,又可满足系统动态响应性能和稳态精度要求,具有良好的谐波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深对船舶运动和波浪载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简单Green函数法计算二维水动力,特切片法用于有限深水中船舶运动和波载的计算。对实船试算了迎浪航行时几种不同航速和水深的组合,计算结果(垂荡和纵摇响应、舯弯矩和钟前1/4船长处剪力)表明水深的显著影响。水深变浅,垂荡和纵摇响应峰值变小,弯矩和剪力变大,航速越大水深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冲击荷载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振动和噪声的内在关联性,采用1∶1足尺模型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多组冲击振动试验。通过在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方向、不同位置的锤击,获得钢轨轨顶、轨腰、轨底各个位置的加速度及声强声压数据,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获得了振动和噪声的频谱图,并进行频域特性对比分析,研究振动和噪声的内在关联性。结果表明:侧向冲击荷载下,轨顶轨腰处声强主要与侧向振动有关,频谱图峰值对应良好;垂向冲击荷载下,0~1 500 Hz区段的声强主要受垂向振动影响。  相似文献   
4.
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 21世纪具有潜力的新能源清洁动力汽车之一,影响其推广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高成本,开展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零部件成本、燃料价格等因素,而考虑国家及地方补贴政策、运维和报废成本以及不同运营里程、不同车型下经济性分析的较少。从用户的角度,通过对购置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回收残值、补能和抗寒影响以及国家和地方补贴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成本模型,针对乘用车、客车和卡车等不同车型,分场景开展经济性成本评价,将其与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进行对比分析。面向未来,作出经济性预测,并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船级社规范对于不符合主尺度比要求的船舶船体梁波浪载荷的规定出发,采用理论预报和船模试验2种综合方式,进行了小于0.6方型系数、高航速、高海况目标船的波浪载荷研究.从规范对波浪载荷的线性理论预报值进行的非线性修正,修正后中拱和中垂波浪弯矩绝对值之和与线性理论预报极值全幅值相等出发,阐述所研究船特殊主尺度比下的模型试验结果、三维非线性水弹性理论预报结果显示出的波浪载荷非线性行为;同时综合模型试验与理论预报的共同规律,研究不同波高、航速、浪向等非常规船型船体波浪载荷的强非线性行为,从而认为规范基于的线性理论预报值进行非线性修正的统一规定太过笼统,进而建议规范对波浪载荷的非线性修正予以进一步的明确区分和规定.  相似文献   
6.
Environmental contours are often applied in probabilistic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to identify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may give rise to extreme loads and responses. They facilitate approximate long term analysis of critical structural responses in situations where computationally heavy and time-consuming response calculations makes full long-term analysis infeasible. The environmental contour method identifies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are expected to give rise to extreme structural response of marine structures. The extreme responses can then be estimated by performing response calcul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long the contours.Response-based analysis is an alternative, where extreme value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actual response rather than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complex structures, this is often not practical due to computationally heavy response calculations. However, by establishing statistical emulators of the response,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one may obtain long time-series of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and use this to estimate extreme responses.In this paper, various contour methods will be compared to response-based estimation of extreme vertical bending moment for a tanker. A response emulator based on Gaussian processes regression with adaptive sampling has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response calculations from a hydrodynamic model. Long time-series of sea-state parameters such as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and wave period are used to construct N-year environmental contours and the extreme N-year response is estimated from numerical calculations for identified sea sta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ponse emulator is applied on the time series to provide long time-series of structural response, in this case vertical bending moment of a tanker. Extreme value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directly on the responses to estimate the N-year extreme response. The results from either method will then be compared, and it is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tour method in estimating the response. Moreover, different contour methods will be compared.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应用于不同制式信号系统的贯通运行解决方案,分析其应用场景,研究信号系统配置方案、列车运行方式,并以大连3号线和大连金普线为工程案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赵明时 《水运工程》2018,(4):167-170
针对高桩码头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安全的影响问题,以江苏响水高桩码头工程为依托,结合工程所在水域的通航情况,分析探讨高桩码头在挖泥、打桩、预制构件吊装施工期间相应施工船舶占用水域情况。根据内河航道的船舶流量分析,提出相应的航道通航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内河航道在高桩码头施工期间航道的通畅与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9.
卜凡  余龙 《船舶工程》2019,41(6):6-12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机对转式海流发电机并对其系泊系统与叶片载荷和直径关系进行模拟分析。首先将单机式海流发电机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验证其可靠性,然后在不改变系泊方式的前提下,设计出双机式结构,并通过分析机身位移和旋转比较两种系统的稳定性。为考虑叶片载荷对系泊系统影响,在Orcaflex中对不同精细程度的叶片进行建模,分别对比单一翼型/三翼型/九翼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接着使用M-BEMT软件优化后的翼型参数,对比使用原始升阻力系数的三翼型发电机的模拟结果,同时将使用不同直径叶片的发电机系统进行对比,说明双机式发电机的稳定性更优,对海流发电机及其系泊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进行疲劳评估,首先要通过子模型技术解决复杂应力场中裂纹应力强度因子(SIF)的计算问题。针对子模型技术实现过程繁杂且效率较低的问题,分别提出"逐周分层法","转换矩阵法"及"映射划分法"并基于VBA及APDL语言编写插件MPCarrangerV1.0,FEMcoortransferV1.0及CrackmapperV1.0,解决从Patran整体有限元模型到Ansys子模型时壳体单元间MPC创建低效、不同坐标系间节点位置转换困难及裂纹自由划分的局限性问题。基于DNV及ABS相关规范,以某B型LNG燃料舱的疲劳热点为例,对改进的子模型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改进的子模型技术可成功施加合理边界条件并实现SIF的求解,可为子模型技术快速实现复杂载荷下裂纹SIF的准确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