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浅水波动势流理论和薄船假定,建立了浅水超临界航速舰船水压场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同宽度航道下浅水超临界航速舰船水压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航道岸壁、水深佛鲁德数、色散效应对舰船水压场的影响。通过与傅里叶积分变换法以及实验结果进行比对,表明了所建立的舰船水压场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
空化气泡会引起强烈的声辐射和舰船壳体振动,自由气核振动的跨临界分叉研究对寻求空化气泡的生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不可压缩液体中自由气核的振动模型,由中心流形定理对该振动模型进行约化,得出中心流形上的跨临界分叉方程,通过该振动模型的分叉研究,提出了产生气泡的新机理,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加以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跨临界分叉是自由气核产生气泡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
秦文瑾  王家富  李小海  刘浩 《汽车工程》2021,(3):330-336,344
随着现代内燃机燃烧室内温度和压力的不断提升,液体燃料往往处于超临界状态,与亚临界状态相比,其喷雾射流行为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对超临界环境下的单组分和多组分柴油表征燃料喷雾射流进行数值计算,对比了不同气体状态方程预测柴油表征燃料超临界射流行为的差异性,发现PR气体状态方程对正庚烷质量分数分布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更接近,相较于其他状态方程表现更好;另外还发现本研究采用的多组分柴油表征燃料(正庚烷质量分数80%、甲苯质量分数10%、环己烷质量分数10%)可较好地反映超临界环境下真实柴油喷雾射流特征。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湖南某电厂2 070 t/h对冲式燃烧超临界锅炉NOx排放过高的情况,对其进行了燃烧试验,分析了省煤器出口氧量体积分数、二次风开度、机组负荷、燃尽风开度等运行因素对锅炉燃烧及NOx排放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较优方案下做了多因素变化对NO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省煤器出口氧量体积分数、燃尽风开度和机组负荷对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有十分显著的影响;随着省煤器出口、SAR入口之前的氧量体积分数的上升,NOx排放质量浓度表现为比较明显的上升规律;随着机组负荷的升高,NOx排放质量浓度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通过设置不同的二次风配风方式、燃尽风开度等运行方式,得出该锅炉的NOx排放特性,从而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能够实现"高超临界航行"的新船型,并对该新船型进行了流体动力设计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表明,采用新船型的超高速高超临界海上运输平台具有超高航速、优良的耐波性、极佳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能量守恒微分方程建立了改进的S-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动态模型,分析了船舶烟气温度和流量的变化对循环系统的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热源温度和流量的降低导致循环系统的输出功以及循环效率降低;相对于热源流量,热源温度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提取工艺的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对两种工艺酸枣仁油的作用进行了等效性检验。方法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酸枣仁油(1.8 g/kg3、.6 g/kg)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重复使用对小鼠自主活动耐受性的影响;利用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实验和阈下剂量睡眠诱导实验,观察两种工艺酸枣仁油(1.8 g/kg、3.6 g/kg)的催眠作用;用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的酸枣仁油均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入睡例数。研究还表明,不同工艺提取的酸枣仁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均具有等效性。重复使用酸枣仁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无耐受现象。结论两种工艺所得酸枣仁油具有等效的镇静、催眠作用,重复使用无耐受现象。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障超临界锅炉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降低检修成本,文中借助于OM、SEM、EDS、XRD等对1 000 MW超临界锅炉低再管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元素组成及分布、物相构成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 000 MW超临界锅炉低再管垂直段表面的腐蚀层为两层,内层由Fe_2O_3、Fe_3O_4和少量Cr的氧化物构成,外层由Si、Al和Fe的氧化物构成。同时该锅炉的长时间超温运行加大了腐蚀膜开裂剥落的几率,进而造成了管子的腐蚀损伤,增加了爆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船舶动力技术水平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军事安全,其中实现其发动机排气余热高效利用是一项关键技术.船舶具有多种余热利用的途径,现代船舶对于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用余热进行发电具有前景.超临界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密度和流动特性,可在中低温区实现高效的涡轮机械作功,相比温差发电或燃气轮机发电具有明确的效率优势.本文对比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发电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并针对船舶参数开展30 kW级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发电机的研制,在氮吹试验中实现了36 kW/36.5 kr/min的功率输出,可进一步验证并推进超临界二氧化碳涡轮发电在船舶余热利用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