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9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油机节气门产生的节流损失对增压发动机泵气损失的影响相当严重,尤其是在中小负荷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中小负荷下旁通阀开度对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节气门开度较小的小负荷工况下,涡轮增压器不宜工作,否则排气背压过大,对发动机非常不利;而废气旁通阀全开可以减小排气背压,能使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提高3%左右。对废气旁通阀的合理控制可以实现发动机在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两种模式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2.
In order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f the DA465Q gasoline engine,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search was done to optimize its turbocharging system. The research led to the GT12 turbocharger being selected and its turbocharging parameters being settled. Based on these tests, rational matching was worked out for respective components of the turbocharging system.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urbocharger allows the engine to easily meet the proposed requirements for pow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giving insight into further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for gasoline engines.  相似文献   
3.
建立柴油机相继增压蝶阀气动控制系统的物理模型,并应用气压传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蝶阀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编制的仿真程序对蝶阀转换过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得出了影响蝶阀切换时间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最后搭建了蝶阀气动控制系统的试验台,通过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为深入了解蝶阀控制系统的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效率的优化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配置在1台重型车用柴油机上的二级增压系统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放气阀开启的二级增压系统存在进气能力不足、压气机效率低的问题;关闭二级增压放气阀后,在中、低转速低负荷工况仅采用高压级增压器,而其余工况借助高压级涡轮旁通阀实现进气压力可调,增压系统压气机效率均可超过60%,且最大进气压力可达334kPa;针对不同工况采用不同增压形式,通过控制涡轮旁通阀开度使二级增压系统进气压力及压比分配得到有效调节,可以改善压气机效率及燃油经济性,为二级增压系统与重型柴油机的性能匹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精度的移动排放测试仪,对涡轮增压轿车和非涡轮增压轿车进行深圳典型道路工况下的排放测试,分析涡轮增压技术对轿车排放的影响。测试数据分析表明,涡轮增压轿车的CO,HC和NOx平均排放因子都低于非涡轮增压轿车。这主要得益于更多的O2供应、更高的压缩比和中冷器技术,实现了更加充分的燃烧和更低的热负荷,从而改善了车辆的排放。  相似文献   
6.
谐振进气改善增压中冷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行设计了适合于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谐振进气系统,试验研究了谐振进气对柴油机燃油消耗率(b)、充量系数(c)、排气烟度(Rb)、PM等气体排放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谐振进气系统可有效改善增压中冷柴油机的低速性能。合理匹配谐振系统参数,在低于谐振转速的工况范围内,可有效提高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进气充量,增加空燃比(α),降低b和Rb。采用谐振箱容积为1.83 L、谐振管直径为50 mm、谐振管长度为1.1 m的谐振系统,与原机相比,低速工况c提高5%,Rb降低33%,同时有效降低了CO及PM排放。  相似文献   
7.
为了说明单级增压系统与二级增压系统总压缩功的情况,在P-V图上分别对两种系统的增压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专门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单级增压系统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冷器及管道损失,二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往往大于单级增压系统的总压缩功。只有当总压比较高、中冷器温降足够大、中冷器及管道的压降损失较小,且高低两级压气机都处于高效率工作区的情况下,二级增压系统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变海拔环境下的车用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车用柴油机运行在高原地区外特性恶化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变海拔环境下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高压级增压器旁通阀流通系数来动态调节二级涡轮可调增压系统压比。在基于最佳空燃比和最大输出功率的柴油机进气压力动态控制仿真基础上,建立了高压级增压器旁通阀流量系数与转速及大气压力的匹配关系。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大气压力变化对柴油机外特性的影响,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崔毅  邓康耀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188-191
米勒循环是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有效措施.现建立涡轮增压柴油机米勒循环热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几何压缩比、有效压缩比、空燃比、涡轮增压器效率等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考虑到实际发动机的爆发压力和NOx排放限制,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只有进行参数优化匹配且涡轮增压器效率较高时,采用米勒循环才能提高热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合理的蝶阀切换延迟时间,可有效地防止相继增压柴油机在切换过程中出现喘振现象,保证切换过程的平稳过渡.基于有限容积法,建立了TBD234V12船用柴油机采用2台增压器相继增压的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蝶阀切换延迟时间对柴油机运行状况的影响,并选定了适合该机的切换延迟时间,为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