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含水量、粒径筛分、CBR等室内试验,并依据规范,确定冰水堆积物土体可以作-高速公路路基填料;由室内击实试验得到了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可用于指导现场填筑施工.  相似文献   
2.
介绍福建省罗(源)长(乐)高速公路A8标段海积层和沉积层地层深长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重点对钻进成孔工艺、特殊地层钻孔成桩技术、深孔灌注钢筋混凝土桩等作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冰水堆积体公路隧道施工期间围岩变形和支护体系特性,以在建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通过现场实验对冰水堆积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及施工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现场测试方法对施工过程中隧道地表下沉和洞周变形,锚杆轴力、钢拱架内力、围岩-初期支护接触压力等支护体系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冰水堆积体围岩隧道粒度粗细悬殊且粗细混杂岩性变化大,垂直方向上主要分为冰水积含碎石砂卵砾石层和冰漂砾块碎石层;(2)水平方向上围岩构成和分布是影响锚杆轴力、拱架内力、围岩与初支的接触压力变化及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4.
内昆铁路安边至梅花山段豆沙关二号隧道地处横江左岸,位于Ⅷ地震区,进口端270m穿越冰水沉积层块石土和空洞,空洞距213国道仅7.24m,出口端位于冰水沉积层块石土陡坡下方,设计对空洞采用护拱和支撑墙,出口设拱形明洞和钢管桩地基。保证了隧道结构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引入铁路规范对四川雅西高速冰水堆积物填料进行分组研究,并依据泰勒理想曲线对填料可压实性进行判别,同时根据修改曲线对该填料提出了改良方案以及相应的改良步骤。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电动汽车的舒适性,本文探讨了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几种解决方案,分别对电动空调系统、电驱动压缩机系统、座椅空调系统以及冰水冷媒制冷系统进行了介绍。对于电动空调系统,分别介绍了电动热泵式空调系统、电动压缩机制冷与电加热器制热混合调节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7.
地裂缝作为一种城市地质灾害对城市工程建设有着较大危害,西安三类场地地裂缝是其中勘察难度较大的一类。以地铁工程中的地裂缝勘察为项目依托,采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以地层层位变化、土层物理性质差异、地下水位差异作为切入点来系统分析该类地裂缝,发现并判定其位置,为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系统地研究绵阳地区冰水堆积土加石灰前后的工程性质及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等,对0%,3%,5%,7%,9%,11%石灰掺量下绵阳地区冰水堆积土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冰水堆积改良土改性前后的颗粒级配、自由膨胀率、塑性指数、膨胀量、抗剪强度、CBR值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等数据,从而确定其最佳掺灰比为7%。  相似文献   
9.
路面结冰、积水导致行车性能下降极易诱发交通安全问题,而其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是路面湿滑性能的改变。利用陆地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维萨拉遥感道面状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摆式仪、红外热像仪采集两种典型路面结构AC—16、OGFC—16表面冰水混合物的冰层厚度、水膜厚度、摩擦系数、环境温度、冰层表面温度参数。利用SPSS软件通过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典型路面结构冰水混合物附着条件下湿滑性能的影响因素与定量关系。研究表明,AC—16路面冰水混合物附着条件下摩擦系数与冰层厚度呈线性正相关,与冰层表面温度分别呈现线性负相关(低于-3℃)和线性正相关(-3~0℃);OGFC—16路面冰水混合物附着条件下摩擦系数与水膜厚度呈线性负相关,与冰层厚度、冰层表面温度的关系和AC—16路面一致。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大陆西部地区,冰水堆积地貌较为多见,冰水堆积物数量巨大且分布广泛.这些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特殊,冰水堆积物组成和结构均较为复杂,且不同地域或同一地域不同地区冰水堆积土特性差异巨大,给当地工程施工建设带来巨大困难.以蒲都高速TJ-8标路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颗粒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等,分析颗粒组成、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