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6篇
  免费   263篇
公路运输   4705篇
综合类   1801篇
水路运输   496篇
铁路运输   5107篇
综合运输   540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620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964篇
  2011年   1005篇
  2010年   1188篇
  2009年   840篇
  2008年   1312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685篇
  2003年   376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9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驰  李永春  吴斌  李枭 《公路》2022,67(3):1-10
为分析高速公路多心卵形曲线路段的行车风险,依托西部地区5条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数据资料,选取平面设计指标和车速作为行车风险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UC-win/Road软件进行驾驶仿真试验;以车辆横向轨迹偏移值期望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数理统计理论分析各因素的显著性;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建立多心卵形曲线路段行车风险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圆曲线半径组合方式、车速、中间圆曲线半径、回旋线参数与半径比值和相邻圆曲线半径比值的影响显著性逐渐降低;当车辆横向偏移值期望大于205 mm时,可认为该多心卵形曲线路段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2.
2020年12月11日,连接江苏连云港和镇江的连镇高铁全线开通运营,标志着经济大省江苏实现高速铁路南北互通。连镇高铁全长约304 km,设计时速为250 km,于2015年9月全线开工建设,其中连云港至淮安段已于2019年12月开通运营。连镇高铁全线通车形成了纵贯江苏南北的铁路主通道,成为江苏铁路的脊梁骨,为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协调发展、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相似文献   
3.
4.
文章系统总结中国智能高速铁路(简称:高铁)顶层架构设计、关键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工程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十四五”时期中国智能高铁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和要求,提出智能高铁2.0的内涵和主要体现在“体系正向设计、全专业协同、跨行业综合、预测性分析”4个方面的代际特征,从技术体系、数据体系、标准体系等维度构建智能高铁体系架构2.0,规划建造、装备、运营等领域智能化重点攻关任务和实施路径,可为“十四五”时期智能高铁2.0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非洲摩洛哥的首条高速铁路的进展情况,以及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摩洛哥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高速铁路枢纽站技术作业计划与动车所调车作业计划的协同编制过程,提出了将两个计划一体化编制的思想。以需安排作业效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动车组车底的高速铁路枢纽站与动车所作业计划协同编制模型。针对模型特点,提出瓶颈工序、启发式分配规则及粗粒度主从进程模式的并行禁忌搜索策略(PTS)相结合的混合优化算法,首先确定作业安排瓶颈工序,然后启动主进程和若干从进程,主进程运用启发式分配规则快速生成初始解分配给从进程,从进程运用与瓶颈工序相关的禁忌算法搜索优化解,并反馈给主进程,主进程记录全局最优解并根据交叉策略生成新的初始解,重新分配给从进程进行TS搜索。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将由特定高铁列车所提供的起讫点间的旅客运输服务定义为单个高铁客运产品。随着高速铁路越来越"公交化",同一起讫点间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强,票价的调整有了更精细化的要求。用经济学中的交叉弹性理论描述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程度,用指数需求函数描述客运产品的需求与票价的关系,构建并求解高铁动态票价优化模型,对客运产品间不同可替代程度下的最优动态票价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铁客运产品间的可替代性会影响票价策略的选择,且客运产品间可替代程度的增加是否有利于客票收益的提高与可行折扣票价集合的选取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畅行"和"客运提质计划"的提出,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旅客服务成为高速铁路客运发展的关键方向。为打造全新旅客行李服务概念,基于"铁路畅行"会员常旅客计划,构建全流程、门到门智慧行李服务方案,从旅客需求角度出发,采取"人货分离"模式,突破传统站内行李服务的模式,拓宽业务场景,延长商业链,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方案。全流程智慧行李服务作为一项新的服务模式,为培育旅客需求,提高顾客粘合度,挖掘高铁行李服务的潜在市场,优化铁路盈利结构,加快构建铁路客运服务体系,提升铁路在运输市场的竞争力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查明兰新高铁甘青段路基冻胀变形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冻胀处理措施,将路基冻胀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对路肩以下5 m范围内路基的冻结深度、水分、冻胀变形等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基冻结深度的发展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基床表层以下填料含水量随着冻结深度增加缓慢增加;基床表层及基床底层上部1.0 m范围冻胀量占总冻胀量的80%以上;低路堤地段冻胀最严重。为减少路基冻胀量,设计及施工时应采用全冻结深度防冻胀方案,以填料防冻胀为主,辅以防水、疏水和隔热等综合措施;低路堤地段防冻胀措施应适当加强。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