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6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810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小驼峰简易自动化是铁道部根据需要和可能制定的“八五”和“九五”期间的科技规划。用少量的投资、简单易行的方法实现中小驼峰自动化,其主要内容包括速度控制自动化、进路控制自动化、调车作业单传输自动化,其次是平纵断面的优化设计、尾部调车作业和防溜自动化。在“八五”期间已研究试验出四种调速系统和多种调速工具用于中小驼峰“九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探索和选择最适合中小驼峰的调速方法,如何解决进路控制、断面优化设计、尾部自动化等问题,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驼峰调车机车移频遥控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研制的18信息驼峰推峰机车信号控制电路,克服了原移频系统中电路接口受轨道电路制式限制,移频频率信号量少的缺点,通用性强,满足了运营作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TDJ加速顶主要是应用在铁路编组站的有能源的调速设备,其动力源是压缩空气,由空压机站将压缩空气输送到加速顶的管路及其附属设备和部件,组成加速顶动力系统,现在比较详细地介绍该动力系统的研究和工程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铁路编组站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编组场尾部车辆停车防溜自动化的解决方法,并阐明了该方法在现场使用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6.
机车车辆正向或反向从驼峰编组场从较高速度牵出时,普通减速顶对每个车轮都做无用功,而且可能产生“飞顶”、轻车脱线等不利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制了慢回程减速顶。经过大量试验分析,确定出比较理想的慢回程结构及影响回程时间的诸因素。自1939年以来,慢回程减速顶已在十多个大中小编组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确定工业编组站车列推峰最优顺序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工业编组站车列推峰的选定订是人工凭经验来确定,这严重约束了调度信息自动化管理。为了促进工业编组站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文章从人工选定推峰车列顺序主要考虑的到达时间,解体时间,发车时间及编组需要,生产急需这些因素出发,对各因素形成的作业方案进行了归纳,并对各作业方案提出优化判据。为了综合考虑各作业方案以确定最优推峰顺序,文中提出了两种处理方法,从理论上对此问题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其中一种是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思想,对所有作业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最优推峰顺序;另一种则是运用运筹学的原理和方法,以解体作业消耗和总费用少以及在解体作业时间内发出车辆在站停留的车小时消耗最小为原则,来确定最优推峰顺序。  相似文献   
8.
就调车线6-16股,不设间隔制动位的中小驼峰现代化改造的理论问题展开论证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定量分析,进而提出优化设计的关键是减少难易行车溜行时差,并指出为达到该目的应科学合理地运用可控顶技术,减速器技术的机理及在不同条件下,不同调速制式时优化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用计算机控制各种调速顶的调速系统包括反坡调速系统、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编组场尾部平面调车调速系统、箭翎线调速系统,它们属于国内首创,有的系统在国外也尚无先例,这四个调速系统都是用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的,该系统的硬件设备有微机、控制电源、控制台、测重、测速、测距等装置。调速设备有加速顶、可控减速顶、各种减速顶和停车顶。反坡调速系统是对驼峰设计理论的创新,得到美国、加拿大等国专家的高度评价,伊朗准备采用这个系统;其余三个系统在国内已都作为重点项目进行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成都北站综合自动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道岔过电流保护设计、微机监测传输、尾部停车器逻辑设计和站场维修电话解决方案的实施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