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67篇
公路运输   295篇
综合类   201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187篇
综合运输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3.
在田家坡隧道施工中,遇有40m长(沿隧道走向)的溶洞,洞内有渗水和堆积物。文章介绍在进出溶洞处设置钢轨棚架穿过岩溶堆积体以及采用浮放式衬砌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介绍了圆梁山隧道PDK354+255-+275溶沿段的地质超前预测预报、超前注浆加固及支护技术、注浆效果的检查评定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5.
压浆法处治地基溶洞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衡枣路两处溶洞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压浆法的处治方案,总结了施工处治工艺,取得了预期的处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涪陵乌江大桥深水基础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渝怀铁路涪陵乌江大桥 6号墩深水基础施工 ,详细介绍穿越松散体、大坡面倾斜岩层和地下溶洞的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溶洞发育的可溶岩地层修建隧道,极易发生突泥涌水灾害,在治理溶洞的众多方法中,大管棚支护技术能起到防塌与增加结构强度的重要作用。介绍管棚技术的设计、施工及安装过程。  相似文献   
8.
华蓥山隧道东口岩溶分析及溶洞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寒春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8):58-60,70
研究目的:通过对华蓥山隧道东口岩溶发育地质条件的分析及掘进段1000余m所遇3处溶洞的情况及处理措施,对在岩溶发育地段如何提早预防以减小损失提出建议。 研究方法:针对华蓥山隧道东口的地形地质情况,分析在东口段可能出现岩溶的地层,并结合施工实际中遇到溶洞的处理分析,得出岩溶隧道施工防止灾害性事故发生的处理办法。 研究结论:对岩溶隧道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工序为:远距离探测——中距离探测——近距离探测。采用地质雷达或其它物探手段对岩溶发育段落掌子面前方50m范围的岩溶情况进行探测并定位;根据远距离探测的结果对掌子面前方25m范围内的可疑点超前探孔进行精确定位,及早探明掌子面前方岩溶的富水存泥情况;根据炮眼钻孔及掌子面地质素描,判断掌子面前方的岩溶情况;根据超前探明的岩溶情况提前采取排或堵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朱家岩隧道特大型溶洞处治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溶洞的出现会为施工带来困难。该文以在建的朱家岩隧道(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YK52 563.5~YK52 540和ZK52 463~ZK52 496段特大型溶洞处治为例,揭露该溶洞发育情况及分析成因,立足于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序、减少工程隐患,从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桥、托梁和衬砌共同跨越的合理处治措施,既保证隧道顺利施工,又确保运营期间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10.
建立溶洞—隧道体系的围岩力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采用Schwarz交替法推导既有溶洞条件下开挖深埋隧道时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解析解。以齐岳山铁路隧道为例,将围岩力学特性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解析解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溶洞的存在使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了偏压现象,靠近溶洞一侧的围岩产生了明显的竖向应力集中,两侧水平应力则差别不大;靠近溶洞一侧围岩产生了更大的水平位移,两侧最大值之比约为1.7;随着溶洞与隧道净距的增大,偏压现象逐渐减弱,净距大于1.5倍溶洞直径时,可以忽略溶洞对深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