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429篇
综合类   193篇
水路运输   272篇
铁路运输   255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海事》2005,(5):66-68
交通部加强交通行业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交通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交通部下发《关于切实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的紧急通知》;交通部下发《关于做好引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故障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故障的分析,笔者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预防和处置措施,并提出“预防为主、全面整治、提前控制、及时救援”的工作思路,对于改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紧急电话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所产生的污泥性质进行分析事,介绍了国内处普遍采用的污泥处理工艺,并对污泥的土地处置加以论述,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污泥处置途径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速道路异常状况下车辆排队长度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流的变化情况,并采用车流波动理论推导出排队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为开发高速道路紧急救援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陆张伟 《汽车杂志》2006,(9):184-184
“汽水”紧急召集令!全国“汽水”大召集火热进行中!拿起你的相机、摆出最COOL的姿势、握紧《汽车杂志》!用你和《汽车杂志》最亲密的合影和最“肉麻”的短文来证明自己是《汽车杂志》的超级“粉丝”吧!我们会以很特别的礼物回报你的支持哦!  相似文献   
8.
提出深埋地铁的新站型,进行紧急疏散演算, 探讨针对深埋地铁新站型的人员消防疏散的计算问 题,通过计算来验证和归纳深埋地铁站在建筑设计时 应重视的设计要点,为未来深埋地铁车站的设计提供 参考。将两座车站的客流代入两个深埋车站的新站型 中,根据国家标准和新地标的疏散公式进行计算。结 果表明: 首先,新站型的建筑形式是成立的,可以满足 国家标准疏散的要求; 其次,两个计算公式均反映了客 流与疏散设施的匹配度问题,当客流较大时,需增加通 行设施的数量以及缩短站厅层至站台层的距离来满足 疏散要求; 再次,通过北京新地标的公式计算发现,在两 种站型通行设施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影响深埋车站人员 疏散时间的两大因素是站厅至站台的距离和客流。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例HXD3C型机车轴箱轴承故障救援回送处置过程的分析,对采用救援小车和采取轮对悬挂2种机车轴箱轴承故障救援回送处置方案进行比较,表明轮对悬挂方案能缩短救援处置和回送时间,保证机车救援、回送安全.该方案对其他机型因走行部轴承故障的救援回送处置也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智能汽车的主动安全性,提出3种不同的自动紧急转向避撞跟踪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汽车避撞简化模型,对制动、转向及两者相结合的3种不同避撞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其次,为深入研究汽车避撞过程中的实际响应,建立包含转向、制动及悬架3个子系统耦合特性的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随后构建智能汽车自动紧急转向避撞控制框架,对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和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横摆角速度和横摆角加速度进行对比分析。接着以线性2自由度转向动力学模型为参考对象,对最优控制四轮转向、最优控制前轮转向、前馈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前轮转向3种不同的跟踪控制系统分别进行设计。最后,以汽车底盘18自由度统一动力学模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3种避撞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制动避撞相比而言,转向避撞所需的纵向距离有较大降低,随着车速的增加和路面附着系数的越低,效果越明显;七次多项式参考路径比五次多项式参考路径的避撞过渡过程更为平缓,当实际车速与控制器所用车速不一致时,前者避撞性能表现更优;最优四轮转向控制系统在高、低2种不同附着路面都具有较好的避撞效果,最优前轮转向控制系统次之,而前馈与反馈相结合的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在低附着路面上则表现出严重的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