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3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铁路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解决人证一致性自动检验的问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集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结合客票系统架构,实现旅客进站票证人一致性的核验,已经应用于多个车站。对旅客进站记录及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表明,人脸识别率达97%,旅客可以在5 s内完成进站核验,满足铁路旅客实名制进站核验业务的效率要求。结果表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铁路未来实施全面刷脸进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安全,地铁各车站均安装有紧急按钮,用于控制闸机的紧急放行。介绍了闸机紧急放行控制器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闸机异常放行的主要原因,并对紧急按钮采用常闭接点和常开接点的优缺点做了比较。使用常闭方式更能及时发现故障,保证紧急放行时能及时响应。  相似文献   
3.
闸机通道中基于视频人脸检测的身高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人脸检测的身高测量.在不改变闸机现有造型的条件下,通过安装在闸机侧壁上的摄像头,标定视频中人体高度与视频帧中人体高度对应的像素数,然后进行人脸检测,实现了测量一定范围内身高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可以实现较大范围的身高测量,并且比现有的光电管对射法测量身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CNN+ LSTM混合神经网络构建故障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利用某型号地铁闸机扇门机构的故障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并与ARIMA、CNN和LSTM 3种单一预测模型对比。结果表明:CNN+LSTM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用于支持地铁闸机维修计划的制定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通行逻辑控制技术在地铁闸机实际运营中的作用,对比分析了各种闸机设备的性能和优缺点,介绍了通行逻辑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闸机上传感器的布置原则和方法.通过一种基于传感器输出状态的组合逻辑变化来实现通行逻辑识别,通过对通行逻辑的分析与研究,完成了通行逻辑控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地铁车票在生产与运营中车票流失率偏高的原因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西安地铁开通运营提出了应有完整车票管理流程、严格的部门间车票交接制度及部门内部的车票管理制度,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站的客流状况,分析了该站在营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漕河泾开发区站客流快速疏导的对策及进出站闸机的优化实施方案.认为合理的进出站闸机布局设置可有效地对车站客流起到疏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设计一种基于PLC的地铁AFC紧急控制系统,详细介绍PLC控制方式、紧急控制盒设计,以及FAS、SC、IBP盘(综合后备盘)、闸机之间的连接实现方案。在地铁紧急情况需要疏散站内乘客时,这个系统可以手动、自动两种模式控制,应急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强、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通过分析既有测温模块和既有闸机系统,在普通闸机上设计增加测温模块,能够不接触检测旅客的体表温度,结合闸机的开关门进行出入口管控,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和分析了关于轨交车站行人设施通过能力研究的意义及现状,通过对上海部分轨交车站内近千万人次实际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来获得主要行人设施的通过能力,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以及规范的数值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