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7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试验的方法得到在垂直载荷作用下弹簧45°方向应力和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差异,用有限元法计算了弹簧在横向、垂向加载时的载荷识别系数。根据线路实测动应力识别出转K2型转向架弹簧在运用工况下的2种载荷。最后根据载荷计算出弹簧的应力,利用疲劳损伤模型计算出损伤,得出了2种载荷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CW-200K型转向架制动吊座根部裂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 《铁道车辆》2006,44(11):31-32
对CW-200K型转向架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制动吊座根部裂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清分规则。在现有上海轨道交通K条最短路径的清分算法基础上,融合移动实时位置信令(OIDD)数据,对换乘行为中的主要换乘路径选择比例进行精细化设置,并对次要换乘路径的换乘比例算法作出补充。通过对乘客行为的分析和应用,实现了对现有上海轨道交通清分规则中换乘路径比例的精细化计算。  相似文献   
4.
对轨道交通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进行隔热性能理论计算与仿真计算的对比,对隔热壁内部空气层的隔热性能进行分析。结论为:在车辆多层复合结构的隔热壁K值计算中,当空气层厚度大于一定厚度时,流体自然对流对隔热壁的隔热性能影响较大。利用多项式密度(Polynomial Denisity)和Boussinesq模型两种算法,对所得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双Y移30° PMSM串联系统独立解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Y移30?永磁同步电机(PMSM)双电机串联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多电机传动系统,其中电机1运行在?-?平面上,电机2运行在x-y平面上。本文研究了该串联系统一种新的串联方式,通过坐标变换建立起两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串联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6.
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30CrMnTi合金钢进行了相应的淬火和回火工艺试验研究,通过系列实验比较了不同浓度的AQ251淬火液和回火温度对30CrMnTi合金钢热处理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Q251淬火液在高温阶段600℃和低温阶段350℃有较大冷却速度;随着淬火介质浓度的减小,30CrMnTi合金钢淬火硬度呈上升趋势;在350℃以下回火,回火温度对硬度影响不明显,超过350℃回火,硬度随温度增加降低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及相同厚度的本色和黑色激光透射PA66-GF30材料进行透光率测试,对焊接后的试样进行拉拔测试。文章分析了厚度对透光率的影响,相同厚度材料颜色、透光率对焊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升高材料透光率下降;相同厚度材料的透光率升高,其焊接强度也依次升高,且本色与黑色的PA66-GF30焊接强度要高于黑色与黑色材料间的焊接。  相似文献   
8.
运用微机监测道岔电流曲线分析提速道岔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700K电动转辙机正常道岔动作电流曲线与故障情况下动作电流曲线的对比观察,能及时发现道岔存在的隐患,以便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消除措施,有效地提高现场设备的运用质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转K1型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参数,着重分析了侧架导框的加工、侧架与支撑座板的组焊和转向架的组装工艺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二灰砂砾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离析、早期强度较低、耐冲刷性一般等缺点,通过合理级配设计使得二灰砂砾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保障其应用的关键。通过K法对二灰砂砾配合比优化,经过室内测试分析,提出了基于性能设计原则的二灰砂砾混合料合理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