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2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要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电客车乘客信息系统(PIS)功能及客室液晶显示屏(LCD)电源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3号线列车出入库流程、检修作业项目、运营时刻表等生产组织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对PIS客室LCD屏进行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预期效益等进行了论证,对新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及其线网的逐渐形成,实现全线网范围内的乘客信息系统(PIS)节目制作、审核发布、运营维护等方面的统一管理和资源整合十分必要。通过对乘客信息系统编播中心构建和功能的介绍,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乘客信息系统编播中心的建设和不断完善有助于规范节目制作流程,统一节目播出内容,提高信息发布效率,促进系统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高速轨道交通(120 km/h以上)的建设,采用无线局域网技术(802.11ac、802.11n)组建车地宽度网络已很难满足列车高速、高带宽、低时延的要求。EUHT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推广为车地宽带网络的选型提供技术支持。对广州地铁知识城支线EUHT的系统结构、技术要求、EBU布点、信号切换、网络同步、设施安装、业务测试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广州地铁知识城支线的应用成果表明EUHT可实现120 km/h速度下单列车30路高清视频图像实时上传,动态带宽达到300 Mb/s,为保障列车安全提供十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160 km/h以上的地铁车地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铁列车旅客信息系统的控制要求,利用C8051F系列单片机及图形点阵液晶模块和智能键盘控制器,构建了稳定的司机控制单元硬件结构,开发了基于Modbus协议并利用RS 485总线实现的司机控制单元功能.应用表明,该部件的软硬件设计及通信完全满足地铁列车旅客信息系统对终端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结构,根据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信息乐统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搭建网络平台的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就LCD动态地图可实现的多种显示效果进行分析,同时详细探讨了集中式、分布式控制实现LCD动态地图显示的多种方案,并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为地铁运营公司未来选用LCD动态地图显示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车地无线技术在高速轨道交通场景中的通信性能测试项目的、测试情况以及测试结果,测试组网采用5?725~5?850 MHz频段80 MHz频宽组网,轨旁AP设备按照间距200 m的间隔进行部署。通过测试验证了WLAN技术在列车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各项通信性能指标,经过测试验证WLAN车地无线链路平均切换时延小于12 ms、平均丢包率小于0.1%、平均传输时延小于2 ms。在120 km/h、160 km/h场景下车地通信速率可达到350 Mbps以上,在80 km/h场景下车地通信速率可达到450 Mbps以上。本次测试可为后续市域铁路等高速轨道交通项目乘客信息系统业务承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PIS系统的动态报表功能构造了一个四层体系结构(应用层、表示层、处理层和数据层),建立了由用户根据需求来定义报表数据和报表格式的基于数据仓库的动态报表体系机构。  相似文献   
9.
浅谈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的系统组成、主要功能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结合实践经验,对轨道交通乘客资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鉴于传统广电模式的乘客信息系统(PIS)具有成本高、信息原子性丢失和不便于网络化运营等缺点,本文提出采用基于数字媒体技术搭建PIS,并对多媒体编辑与发布、多媒体描述文件结构、数字视频合成3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论述.由于其采用开放的技术架构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多媒体文件描述方式,本系统符合PIS向网络化运营管理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