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27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割集的概念与性质在网络问题的研究中受到广泛重视,但目前的割集搜索算法可操作性较差.提出了一种适合大型图的割集搜索算法CSA-CJ,利用二进制数分割无向图的顶点集,通过对子图各顶点的关联集的运算产生相应的割集.该算法简单适用,易于用计算机实现,尤其适合于大型图的割集搜索.  相似文献   
2.
铁路线路单元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框架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铁路行业的高速发展向铁路线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需信息系统辅助管理。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铁路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现状,明确线路单元优化划分和养护维修计划优化制定是系统的发展方向。依据公路单元划分的方法,探讨铁路轨道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式,研究"秩和检验法"划分线路单元的具体步骤,总结轨道单元划分管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参考国外铁路线路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搭建形式,结合单元管理思想探讨系统各模块功能,搭建线路检测、单元划分、计划制定、实施效果反馈的连续性管理框架,并在计划管理模块中采用案例推理技术(CBR),设计两次推理过程,建立检测数据与对策源案例的联系,优化养护维修计划制定方法,为铁路线路的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工程总承包模式在铁路基本建设领域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通过对铁路建设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介绍,阐述铁路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5个方面的特点。针对工程总承包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拆迁工程不应划入招标范围,加强资金管理,划分工程节点并按节点进度计价支付工程款,承包方应建立工程保险等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工程总承包的特点,分析了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项目业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发展,施工承包商也相应从单一的施工管理转变为涉及设计、施工、采购、调试等多方面的管理,管理难度和风险加大。因此,在合同实施伊始进行施工前期策划,确定管理目标,理顺工作思路,辨识实施风险,制定保证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各项管理任务按照既定目标推进。文章叙述了施工前期策划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并以水工总承包工程为例浅述了施工前期策划的编制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养护施工总承包模式下业主与总承包商的博弈关系,提出了引导双方采用合理的策略以获得最大利益及保证工程产品达到较高质量水平的博弈对策,为养护施工总承包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该文介绍了厦门市明发商业广场嘉禾路地下行车通道工程超浅埋暗挖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并对此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的并行设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总承包模式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章针对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提出运用并行工程原理,将早期设计与后续环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集成管理的优势;并提出了并行设计的理论框架。从并行工程应用于总承包模式的适用性,应用并行设计的前提和实施并行设计的结构框架体系等几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天线阵球半径和三元组阵元张角在辐射式半实物仿真试验中对雷达天线性能的影响,给出在暗室设计中这两个重要参数选择的理论依据,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0.
The paper examines the strategic ver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and regional airlines. We develop a model to illustrate how network airlines can use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with regional airlines as an efficient tool to simultaneously drive out inefficient network airlines and also accommodate other cost efficient network airlines in any specific market. The model is tested on U.S. data using simultaneous and sequential choice models. We find that market size, cost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airlines, as well as cost differences between network and regional airlines, are the chief determinants of the network airlines’ decisions on whether or not to serve a market with their own fleet, as well as how many regional airlines to contract wi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