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0篇
  免费   91篇
公路运输   878篇
综合类   503篇
水路运输   348篇
铁路运输   199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先期振动对土石坝地震变形影响显著。通过开展不同先期动应力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先期振动对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动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期振动对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弹性轴应变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其塑性轴应变;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的残余变形在先期振动影响下显著减小,与未经受先期振动的试样相比,先期动应力为40%围压的试样,最大残余剪应变降低幅度和最大残余体应变降低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8.1%和42.0%;先期动应力为80%围压的试样,最大残余剪应变降低幅度和最大残余体应变降低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0.9%和71.6%。先期动应力幅值越大,再次经历动应力时未加固堆石料和高聚物胶凝堆石料产生的残余变形越小,抵抗变形能力提高越明显。最大残余变形的降低幅度与固结比、围压及高聚物含量无关。随后修正了沈珠江动残余变形模型,修正后的残余变形模型可以反映高聚物对堆石料残余剪应变和残余体应变的影响。与未经受先期振动的试样相比,先期动应力为40%围压的高聚物胶凝堆石料(高聚物质量比Rp=2%)的改进残余变形模型参数c1c4分别降低了27.7%和61.2%;先期动应力为80%围压的高聚物胶凝堆石料(Rp=2%)的改进残余变形模型参数c1c4分别降低了68.8%和79.3%。  相似文献   
2.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乘用车领域已获得突破性发展;为提高通行效率和出行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自动驾驶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有望较好解决高昂的人力成本和难以提高的效率等问题。然而,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货车的应用大多采用跟乘用车同样的标准进行规范,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在FCW和AEB功能中货车在相同车速的制动距离要远大于乘用车,而其所采用标准规定的碰撞预警时间却并无多大不同,这在实际场景中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1,2]。此外,货车质量和体积较大,且较多应用于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会经历包括高温、严寒、山区等多种复杂气候场景,这些都将对货车自动驾驶技术在车辆制动效能、能耗以及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规范的要求。本文针对货车的应用场景特点,为其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国内外微波介质材料的发展历史以及现状,比较国内外微波介质材料的发展水平。总结基于微波介质材料的器件应用,同时展望微波介质材料及其器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特殊条件下的真空预压密封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实例,针对在局部有抛石地段的软土采取真空预压方法加固时传统的挖密封沟和施打淤泥搅拌墙技术存在相当大困难的情况,提出了在有抛石地段采取高压旋喷桩密封技术。实测结果表明,采取该技术密封效果良好,真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与堆载方案相比,采取本技术经济效益良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湘潭湘江四大桥桩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选择,及其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灵活使用外加剂后掺法解决了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良的问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铝合金、不锈钢和耐候钢等三种车体材质对车体质量及城轨车辆运行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应用复合梁单元实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适于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的复合梁单元,阐述了基于该单元的钢管混疑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程序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与一个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式拱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疲劳寿命计算是机械设计的重要步骤,而利用标称应力和可比构件或零件的实际疲劳特性这一疲劳分析方法是疲劳寿命计算的有效方法。本文详细地阐述其计算原理和具体步骤,并将此疲劳分析方法应用于货车车辆实际的疲劳计算中,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辽宁交通科技》2006,(2):24-26
主要介绍了国外研究较为成熟的两种评价沥青胶结料疲劳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两种方法的试验原理和过程,并分析了G*sinδ与DER指标在评价疲劳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国外新材料对保证和提高潜艇性能,减轻重量,降低建造和维修成本等产生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