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68篇
公路运输   542篇
综合类   375篇
水路运输   380篇
铁路运输   241篇
综合运输   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商用汽车电堆散热系统设计要求的实际角度出发设计系统原理图,从而进行计算匹配及选型零部件,对所选零部件进行仿真校核是否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保证商用汽车电堆散热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EA4T钢的性质特征以及传统调质处理工艺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地研究了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对材料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系统的实验,探索出了DJ4型机车车轴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滚装船冷却水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热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2300t滚装船为母体,运用非线性规划理论对独立式和混合式两套冷却水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和分析,并对其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效果和经济性进行了评估.同时还对其多主机双套冷却水系统进行了热力性能研究,对其在系统额定热负荷下和变负荷下的热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定量地揭示出其冷却系统的节能潜力.上述分析和研究为今后用以指导冷却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为系统节能降耗提供了科学而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08Mn2Si钢不同工艺处理后双相组织的形态及冷拔中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得到:950℃预淬火后再经临界区加热淬火时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的纤维状双相组枳,这种组织在冷拔中转变为很细的平行于拔丝方向的纤维状组织,且具有最好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船舶常用尾管密封装置构造了“失效树”,应用FAT方法对影响密封失效的因素进行了定性分析,着重讨论了轴系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复合梁单元实现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极限承载力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几何和材料非线性、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固体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适于考虑上述诸多因素的复合梁单元,阐述了基于该单元的钢管混疑土拱桥极限承载力分析程序的实现方法,并通过与一个哑铃形截面钢管混凝土组合式拱肋极限承载力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稳态模拟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祥珺 《机电设备》2007,24(3):15-18
建立了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稳态模型,并在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系统在制冷和制热两种模式下运行,模拟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过冷段换热器可以使冷凝器出口制冷剂产生一定的过冷度,并且在制热模式下融化一部分风侧换热器底部的结冰.  相似文献   
8.
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日照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根据热传导理论,建立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日照温度分布的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气候条件、桥梁地理位置、方位、材料特性、结构尺寸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有限元软件Ansys为平台,编制针对分析模型进行日照温度分布计算的有限元模块,对不同参数情况下的温度分布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日照影响下,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拱中会产生较大的非线性温差,一般情况下可高达25℃以上。影响截面温差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是钢管混凝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9.
结合具体工程,根据某车站空调采暖系统设计工况及该工程地埋管换热特性测试报告,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考虑地源热泵系统的冷热平衡需要,分析采用地源热泵+锅炉辅助系统及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两种不同热平衡方案用于铁路站房,计算各自需要的热泵机组容量及室外埋管换热器具体设计规模。详细介绍两种系统的冷热平衡方式,并对各自特点及工程运用进行论述,提出在具体工程中因地制宜,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系统热平衡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将城市供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水源,实现建筑供水、供冷、供暖三联供的可行性,调查了城市供水与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在水源取水口、水温、水质、水量要求上的一致性,并提出了水源热泵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以日供水量为20万t的城市供水厂为例,理论分析了系统在夏季和冬季的节能潜力,对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在夏季和冬季的一次能源节约率分别为40.8%和18.3%。通过将水源热泵与城市供水系统相结合,实现城市供水、供冷、供暖三联产,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是可行的,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