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opinion in the decision to fly on fully autonomous passenger airliners primar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viation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Bayesian statistical inference and a two‐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survey are used to sample passengers' views on fully autonomous airliners. Eight trust, safety, and cost factors are incorporated into a vignette set in the future. Factors include automation levels, safety records, liability guarantees, airline integrity, and service disruptions. Dependent variables exist in five post‐vignette questions and essentially ask “Would you” or “Would you not” be willing to fly on a fully autonomous airliner? Sixteen versions of the vignette, each with unique trust, safety, and cost levels, present varying (unknown) degrees of influence to the survey respondents. For every demographic, the research shows a 99%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ior” and “posterior” sampled population proportions willing to fly.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involves integr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line, while the most negative influence relates to life insurance liability guarantees. Research from 2003 suggested that this mode of travel would be acceptable to only 10.5% of respondents. When the 2003 research is used as a Bayesian prior probability, the resulting posterior probability for the demographics sampled can be modeled as a beta distribution, indicating 95% probability that the sampled pro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willing to fly is between 33.2% and 36.4%.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and profession demographics to match the US population, the 95% probability bounds on the proportion willing to fly are 31.35% and 34.15%. Copyright © 201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
汽车行业供应链中成员协作信任与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创建自主品牌,从传统的供应链向电子化、信息化、同步化转型 过程中,信任与冲突是汽车供应链协同整合的关键因素.针对汽车行业供应链特性及发展趋 势,构建了基于契约信任、知识信任、信誉信任的跨组织信任协调机制,并构建了汽车行业 供应链成员协作信任机制与关系、流程、任务3种冲突的关系模型,研究了不同协作类型供 应链的信任与冲突,指出信息与知识共享是我国汽车行业供应链转型建立信任、解决冲突的 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朝核问题成为近二十年来国际和东北亚地区热点问题。朝核问题实质是冷战的产物,也是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的产物。朝鲜核问题之所以复杂,主要症结在于朝美两个当事国之间的敌对及相互间极不信任。解决朝核问题关键是美国能否放弃针对朝鲜的冷战和冷战思维,消除朝鲜在安全上的疑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简述了人的质量诚信是一切质量的根本。阐明了在企业中加强对生产一线员工开展质量诚信意识教育以及质量诚信班组建设在企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嵌入性问题的提出为社会学的经济分析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分析问题的新思路。但是目前对嵌入理论存在理解不够和滥用两种倾向,主要原因是没有从嵌入理论的本源出发,对该理论进行系统性剖析。综合国外研究可以发现,信任机制和公司边界问题是嵌入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借助嵌入理论,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进行分析。嵌入分析有多种分类方式,而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是嵌入分析的主要手段,可以涵盖嵌入分析的所有内容。交易成本经济学(TCE)和基于资源的观点(RBV)与嵌入分析的结合使该理论更加贴近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对上述嵌入内容、手段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尝试系统性理解嵌入理论,以求对该理论进行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 CFD方法实现船舶自航试验模拟,计算在船体影响下舵附推力鳍可带来2.3%左右的节能效果,分析指出舵附推力鳍通过吸收螺旋桨尾流能量,增加螺旋桨推力,改善船尾伴流,降低船身阻力的节能原理。计算敞水状态下桨/舵/舵附推力鳍系统的推进性能,并与船体影响下的推进性能进行比较,指出敞水状态下舵附推力鳍的工作状态与在船体影响下有着较大不同,为设计人员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7.
任万龙  袁建  张浩  刘英和 《船舶工程》2016,38(S1):148-151
螺旋桨的螺距、纵倾、侧斜、剖面参数等众多几何参数综合决定着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在进行螺旋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这些参数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本文以粒子群算法为工具,基于面元法理论,以侧斜为优化变量,推力系数为限制条件,敞水效率为优化目标,对螺旋桨进行优化设计。侧斜用贝塞尔曲线拟合方式进行表达,给定一定的变化范围,符合优化过程中的实际变化。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螺旋桨敞水效率提高,同时改善了桨叶表面的压力分布,有利于延迟空泡的产生;优化桨在0-1的进速中敞水效率均比原桨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提出了一种通过贡献矩阵来评估电力系统脆弱性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依据在风险评估中各指标原始数据的来源对应生成其所属的评估证据,而后根据所选取的计数模型构成评估证据的贡献矩阵,最后结合D-S证据理论和基本概率分配mass矩阵,选取单点信任度值大的指标作为整体脆弱性风险评估结果。文中还通过具体算例验证了其可行性,此方法结合了各评估指标的相关性,能较为有效地对系统的脆弱性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9.
移动代码具有智能型和移动性,对目标主机平台构成安全威胁.现有对移动代码的授权和认证方法多是以可信第三方的直接授权为基础.本文针对目前开放网络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动信任协商(ATN)的移动代码保护方法(ATMCVM),该模型通过逐步披露证书的方法能够解决两个陌生的代码生产者和消费者间动态建立信任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格环境中的CA认证模型,提出基于可信任第四方的密钥全托管机制,对用户密钥进行统一的托管、存取、查询和验证.该模型独立于现有的分布式CA,将密钥的管理与用户本身的密钥保密强度分离,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密钥丢失和被窃的可能性.利用上述理论,作者将密钥托管机制应用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权限认证过程中,降低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群复杂性对数字资源安全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