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6篇
铁路运输   41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林 《上海铁道科技》2010,(2):57-58,39
SS4G机车升弓系统虽然有三级风源供给,但在实际操作上由于受外部风路的影响,辅助升弓系统总会存在升弓风源压力衰减的现象。升弓风源压力的衰减在特殊情况下会对机车静态情况升弓压力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现行的辅助控制回路中没有相应的车载保护装置,单凭机车乘务员进行人为操作控制。故一旦机车乘务员操作失误,就容易使受电弓与接触网线间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化,严重时还会拉孤烧损接触网,影响行车安全。对于辅助升弓系统的合理改造,不仅可以在特殊情况下保护行车设备,也可以便于机车乘务员操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确保了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第三轨受流器的结构原理。分析比较了弹簧式和气压式受流器与第三轨接触压力调节方式的特点。基于电接触基本理论详细的阐述了受流滑板与第三轨接触区的导电机理。接触区域的导电电路由无数微小的电阻及电容并联而成,接触压力通过影响微小电阻、电容的数量比例,进而影响接触面上的导电能力和磨损性能。标称静态接触压力的设计值接近或等于"法向压应力临界值"时,导电能力和磨损特性取得均衡。  相似文献   
3.
魏瑶  夏琼  王旭 《铁道建筑》2020,(5):67-71
介绍铁路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过程,分析承载板与土体接触压力、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动态变形模量的有效测试深度.结果表明:在承载板中心一定范围内,接触压力模拟结果较理论计算值大;土体的动弹性模量对接触压力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只发生弹性变形;动态变形模量与土体动弹性模量呈线性关系,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模拟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土体的泊松比对动态变形模量影响较小;动态变形模量有效测试深度建议取0.5~0.6 m.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速运行的受电弓系统进行动态力学分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应用计算机软件对不同运行速度下的空气抬升力进行了仿真及对比分析,探讨了提高受电弓空气动力性能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车齿轮油用于机械式变速器、驱动桥和转向器的齿轮、轴承等零件的润滑。起到润滑、冷却、防锈和缓冲的作用。由于汽车齿轮工作条件复杂,接触压力大(2.5?4.0GPa),圆周速度快(5  相似文献   
6.
三角转子发动机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转子的径向密封技术。径向密封片在气缸中的磨损过程,各状态参数随时间而改变。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径向密封片磨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用UG Grip编写了仿真程序。在此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径向密封片磨损量的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汽车齿轮油用于机械式变速器、驱动桥和转向器的齿轮、轴承等零件的润滑,起到润滑、冷却、防锈和缓冲的作用。由于汽车齿轮工作条件复杂,接触压力大(2.5~4.0GPa),圆周速度快(5~10m/s),滑动速度高(2~10m/s),油温高(65-180℃),故对齿轮油的要求较高。其中双曲线齿轮传动的工作条件更苛刻,对汽车齿轮油使用性能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8.
张韬 《电气化铁道》2006,(Z1):254-256
通过对接触网动态检测中接触压力缺陷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接触网的硬点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丰良  李敏 《电气化铁道》2006,(Z1):234-236
讨论了接触网硬点的危害以及造成硬点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对大量测试数据的分析表明:接触网硬点的撞击加速度通常只有2个g左右,传统的用几十个g甚至上百个g来判断硬点的方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证明了采用接触压力来判定硬点更为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